张慧:广场

展览现场,2 014年,长征空间,北京 从左至右:《蓝图.交流 1》, 《蓝图.交流 2》,《蓝图.膨胀》,《蓝图.聚集》 Courtesy of Long March Space
展览现场,2 014年,长征空间,北京
从左至右:《蓝图.交流 1》, 《蓝图.交流 2》,《蓝图.膨胀》,《蓝图.聚集》
Courtesy of Long March Space

张慧的绘画不提供内容或观赏性,即使我们在他的画布上能看到具象的物体、场景或清晰的笔触,但它们并不指向一个真实世界的清晰轮廓。绘画在此不急于奔向图像作为结果为绘画行为所规定的责任,反而在经验的流露与固化的图像之间停顿下来,以层层覆盖的手工性呈现出绘画所特有的混沌与清晰共存的状态,—如塞尚所言,“以绘画状态思考”(pense en peinture) 。事实上,将绘画活动同时作为思考状态与行动结果的方式,或多或少地保证了观者的目光既不被图像内容所羁绊、从而转入图像所不能控制的非视觉性逻辑,也不会因为耽于表层的观赏性快感而迅速滑出画布之外。换言之,张慧的绘画总是谨慎地游走在图像深度和笔触快感之间的狭窄地带,其作品魅力也产生于与这两界之间相互躲避、摩擦的生涩之中。

比起两年前的“空地”,此次长征空间的展览“广场”呈现出更明确的图像特征和更强烈的节奏感。在此前系统建立的基础上,张慧以更成熟清晰的方式继续着他所着迷的“视觉思维”与其生成图像之间的种种纠缠与游戏。然而,也正是在与自己的绘画越来越亲近的关系中,张慧警惕到惯性速度带来的危险性。比起之前的生涩质感所带来的张力,“广场”放大了某些当时已初露端倪的“亮点”,同时也让作品开始露在一种流畅关系所带来的光泽之中。这个展览事实上更接近创作的阶段性呈现,由此为更系统的展示与观看提供了具体的坐标。换句话说,张慧并不是那种让观众急于看到饱和结果的艺术家,后者甚至在张慧的绘画面前与艺术家共同建立起一种对速效结果的审慎和对系统搭建的耐心。

张慧,《蓝图.交流 2》, 2014 布面丙烯,200 x 250 cm  图片由长征空间提供
张慧,《蓝图.交流 2》, 2014
布面丙烯,200 x 250 cm
图片由长征空间提供

异于一般画家对于“画面”的关心,张慧似乎总是更加关注从思维起点走向画面终点之间的逻辑:如何开始、如何以起因当结果、画面是否具备思考层面的饱和度……这些思维的起承转合被杂糅在最终的画面之中,时隐时现。由此艺术家架空了作为绘画结果的图像,却同时间增加了绘画本身的强度。恰如乔治·巴塔耶在马奈的绘画中所指出的那样,正是其画面形象的“不作为”(indifference),导致了叙事的放空和绘画强度的增加。此一类型绘画的难度在于,如何在对日常物的具象描绘之中释放出以“空”为基底的抽象能量,绘画由此得以显现其最为本质的光彩。张慧将这一寻找过程称之为“用已知求未知”,—观众的目光穿过他们所熟悉的事物,投向艺术家所追求的“未竟之地”。对日常物的呈现在此反而引发了关于“画什么”之于绘画的思考—就好像答案本身变成了问题,张慧总是擅长此类的倒叙逻辑或反向推理。“画什么”似乎并不重要,因为艺术家最终追求的是具象之物所不及的“未竟之地”;但同时它又是张慧绘画中极其重要的因素,因为它保障了一个明确的开始和一个“合适”的通道,自此艺术家得以用简省、自足的方式接近他要寻找的“事实”,或者说,一种形而上的本质。对张慧而言,“未知”并不指向模糊,他坦言要在创作中追求“是”而非“像”,二者间泾渭分明。一如戈达尔那句著名的言论,“这不是一个正确的图像,这只是一个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