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希克藏品展: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

张伟,《福绥境公寓》, 1975年, 油彩纸本, 26 × 19 厘米 香港M+希克藏品
张伟,《福绥境公寓》, 1975年, 油彩纸本, 26 × 19 厘米
香港M+希克藏品

M+视觉文化博物馆的希克中国藏品已于此前两年间在欧洲巡展过两次,如今这八十多件作品返回香港。1990年代初,在中国当代艺术逐渐被纳入国际艺术体制的过程中,香港扮演了不折不扣的中介者角色,现在,随着M+收藏体系的建立,香港又将成为这批藏品最终的栖息地。此次展览及相关教育活动特别关照了本地观众的接受度:2012年后的构藏被加入到展览当中——比如胡庆雁的《一根竹竿》和王光乐的《水磨石》——用以显示M+自接受希克捐赠以来对其作出的完善和补充。

试图从史学角度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有多种掉进媚俗陷阱的可能性,但策展方式尽可能地避开了这种危险。展览按照标准的编年叙事划分为三个部分:1974年至1989年;1990年至1999年;2000年以后“后奥运时代”的当代中国艺术。策展人的工作方法颇有一些谱系学方法论的意味:现在的经验如何从过去转化而来?过去对如今有着怎样潜在的影响?如何还原过去四十年的中国社会现实,成为这个展览最为核心的任务。基于这种史论结合的视角,中国当代艺术的开端在这里被回溯至1974年,以“无名画会”的第一次地下展览为标志,一部中国当代艺术简史伴随着孕育了它的社会现实徐徐展开。

八十多件展品对于希克庞大的收藏来说仅仅是冰山一角,依靠它们来构建起不同时期的艺术发展脉络和社会文化语境,策展人所拥有的选择与重新阐释权不可谓不大,但无论从策展思路还是最终呈现的格局,策展人和藏家都显示出相当的克制情绪,力图将自身的阐释权让渡给历史本身。此展毫无意外地包括了多件明星级别艺术家享有盛名的代表性作品,如王广义的《毛泽东:红色方格2号》、方力钧的经典光头形象《无题》。进入展览之前,这些作品已经拥有了较为完备的阐释系统,但当它们被平滑地融入到一个被重构的社会文化情境当中,就自然而然地与历史严丝合缝,毫不出挑。这使得观众很难再去注意到它们的经济附加值或是明星效应,相反地,去除那些轻佻的揣测,这80多件作品在此展中沉淀为历史的细小分子,共同呈现出四十年历史的丰富肌理——其中当然包括浓烈的政治色彩,但除此之外,这四十年还有着更多值得玩味的特质。

香港太古坊ArtisTree

2016.02.23 – 201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