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Vanilla。为本期专题文章《重音三部曲:如露亦如电》特别创作。
+

期刊

  • 第十四期

    过去一年中,网络内外发生的一些事件似乎都在暗示理论在中国当代艺术界复兴的苗头。本期封面专题试图度量下这股新的 “理论热”的发烧温度:我们调查了”理论热”在中国当代艺术圈中发生的情境和不同人的观点;以上海的”未来的节日”为典型案例来进一步分析”热”的根源与进展。而译介这一关键的理论中转站也是我们观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我们还特别委托艺术家赵要设计了整个封面专题的视觉部分,与文字间保持独立又相得益彰。中版其他专题对谢德庆,顾德新,马秋莎的作品展开了探索,除此之外还有来自梁远苇和阿涅斯·瓦尔达的摄影作品。在上版,我们报道了徐渠和何翔宇两位年轻艺术家的最新展览信息;一份关于日本东京画廊体制的出国考察报告以及与鲍里斯·格罗伊斯的一篇访谈录。下版的展评部分包括有艺术张奕满﹑傅抱石﹑梁志和托尼克拉格﹑杨冕﹑何森以及洪磊的最新个展,以及在上海、洛杉矶、北京、纽约的多个群展。

  • 第十三期

    这一期的《艺术界》终于沉不住气,在连续两期抵御诱惑之后,在2012年的首发刊中响应了来自中国二线城市——两个边远大城市武汉和重庆——的呼唤。通过收集两地艺术生态的第一手资料,编辑挖掘出两地相似的故事、命运和心态,这些因素也许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自己会更愿意留在北京。中版的其余部分有与艺术家、电影人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的亲密对话,对台湾的后起之秀蔡佳葳的创作的细致描述,对2011年艺术市场的一次气象学总结,还有两位纽约电影人对于已故的木心先生的深切缅怀,以及对艺术家刘鼎的观念“胶囊”的扼要讲述。在上版我们采访了策展人侯翰如以及装置艺术家纳利⋅华德,深入了墨水画家郝量的绘画“世界观”,以及画家王玉平的“画笔”宣言,还记叙了到法国南特参加驻村项目的六位中国艺术家的见闻。下版继续以批判的眼光观察纽约、伦敦、卡塔尔、卡尔斯鲁尔,当然,还有大陆本地的众多展览。

  • 第十二期

    关于抽象问题的争论,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美术》杂志爆发以来,就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关键问题之一,亦即非直接再现的表现方式的艺术史地位问题。在《艺术界》2011年的最后一期的封面专题中,我们将视线投向几被遗忘的“竹幕”,讨论了何为“第三抽象”,在艺术市场造就的语境中对抽象这一概念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除了肯定早期上海抽象画家的价值,也审视了年轻一代的抽象画家,对他们来说,抽象的表面其实来自异常具体的形式和社会探索过程。中版的其他专题还涉及到对文化宝藏跨国界收藏的思考,论述了林天苗新作“一样”中的逻辑,对吴山专和英格近期创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的一篇批判性文章则质疑了近一段时间无数次被提及的“小运动”的研究方法。而在上版,读者们可以看到对“贫穷艺术大师”雅尼斯库奈里斯的访谈,艺术家毛同强运用不通文字间的“翻译”创作的装置作品,柏林“贝哈尼亚艺术中心”丰富历史的回顾,以及两位年轻艺术家对彼此录像作品的评论。

  • 第十一期

    1911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成为中华民国的开端。我们通过两条线索上的四个点对此事表示关注。一是“人”:发现两位百年历史上的重要艺术家——活跃于1930年代上海的中国漫画开创者黄尧,与20世纪香港现代艺术奠基人陈福善;二是“景”:上海大世界是民国时期市民阶级的消费狂欢地,而位于武汉、正在建造中的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碑则是今人对一个世纪前的革命的建筑阐释。这期我们还对“中国录像艺术之父”张培力的艺术进行了梳理和审视,亲身前往安徽体验了当代知识分子乡村建设项目中的“碧山丰年祭”,对中国艺术证券化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与此同时,艺术家鄢醒带来了年轻一代的创作思路和审美取向;在斯特林·鲁比的雕塑中理解“被中断的可能性”,在小汉斯与冯永基的对话中亲近这位艺术家和建筑师“风景中的一生”,而对2000年巴塞尔考察团在中国十日之行的鲜活回忆则让我们再次返还彼时彼地,并发现这一事件对于中国当代艺术今日图景的影响。

  • 第十期

    我们的八月专题触及了当下中国特别值得思考的领域:设计。这一期的封面专题——题为“设计中国”——提供了一场处于艺术边界上的设计视觉盛宴,内容从时尚到建筑,不一而足。诚邀您同我们一道观摩新落成的、由斯蒂芬 · 霍尔设计的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邱志杰的长期教学项目“贫困设计博物馆”,应永会对中国古籍字体的数码再生成,设计组合ffiXXed的工作世界,还有中国近年来设计最成功的十九本艺术图书,以及今年9月份将要作为“北京设计周”主场的位于大栅栏的废旧空间。此外,本期将带您领略新加坡艺术家黄汉明对自我感的夸张表达,考察如Art.sy 、Paddle8 之类的新兴网站为我们提供的网上购买艺术品的可能性,还有王光乐所代表的年轻一代抽象艺术家的形式思考。最后,我们在新增栏目“新倾向”中表达了对上海新媒体艺术家陆扬以及她的“生物艺术”的思考,并且邀请新加坡艺评家David Teh 为我们揭幕从2011香港艺博会上发现的全球艺术新纪元。

  • 第九期

    《艺术界》六月刊关注的是被称作“中间的一代”的艺术家群体,他们受到八五新潮的启发,在九十年代发声,却又比中国当代艺术的井喷期晚了一步。我们将目光聚集在四位艺术家身上:汪建伟、陈劭雄、宋冬和王兴伟,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他们敏锐的触觉卷入了艺术界的变迁。对他们而言,不同的理念一旦萌发,便会演变成持久并具有区隔性的创作基础。在当代水墨艺术家刘丹和李华弌的作品中,我们也发现了类似的感性因素,而它们也同时存在于刘虹跨越大洋的创作历程间,以及姚大钧的前锋社交电子音乐实践“开房媒体工作室”之中。本期杂志的亮点还有上海摄影小组“鸟头”拍摄的时尚大片(他们亦参与了近期开幕的威尼斯双年展),探访新落成的国家博物馆,一段四合院画廊的历史,以及上版的新鲜资讯和下版的深度展览评论。

  • 第八期

    《艺术界》四月号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的美术教育体系,探索这个不断变化、错综复杂的机制。本期的封面专题是《艺术界》目前为止最庞杂的系列,我们的旅程以一张详尽的“中国美术院校家谱”作为开端,逐步走入费大为编织的一段有关八十年代的美院的回忆,但现实却把视线突然拉回到拥挤的考前班面前。此外,我们还采访了八位艺术教育工作者,梳理了一份美院新建筑的档案,并走访了栗宪庭开办的位于北京宋庄的电影学院,最后邀请邱志杰为整个封面专题作了收尾。其他专题还关注了被历史深埋了的李元佳,使用十九世纪的摄影技法进行创作的骆丹,通过动画阐发艺术野心的孙逊,以及远去的泰国清迈“土地”项目。另有两组视觉特辑,分别是艺术家黄然特别创作的时尚大片,以及美国摄影师季瑞纪录下的对驻扎在亚洲的美军基地的探访。当然,杂志上版依然集中了精彩的小报导和访谈对话,下版中收录了对近来十五场展览的评论。

  • 第七期

    第七期《艺术界》诞生于中国新年之际,在本期杂志中,我们邀请艺术界的关键人物撰写了九篇专文,从市场到学院,全面回顾了刚刚过去的2010年。此外,本期特别收录了台湾艺术家陈界仁的作品,并通过深圳艺术家白小刺的摄影作品审视中国政府建筑的审美趣味,以及先前从未发表的画家余友涵和策展人小汉斯之间的对话,讨论了余友涵从抽象到波普的创作历程。本期杂志中,艺术家曹斐撰文回忆了作家任兰(娃娃)的生平,还有与香奈儿共同呈现“文化香奈儿”展览的精彩看点。展评部分,我们收录了包括“第六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和在波士顿美术馆举办的“以古为徒”等十九场展览的评论。在上版中露面的有梁远苇、朱发东、凌健与王蓬,以及前任《Artforum》主编蒂姆·格里芬对当代上海的思考。

  • 第六期

    第六期《艺术界》的话题的中心点是“另类空间”,它是介于博物馆与画廊之间的、充满野心的展览区域,在近年的艺术版图上尤为显眼。我们选取了五个在历史上居重要地位的空间,以及另外五个至今仍活跃在大中华地区的空间,希望藉此寻访体制化进程中更具创造力的结果。此外,在专题部分,我们寻访了中国的“岩彩画”,收录了批评家对黄伟凯和陈晓云的影响作品的评论,以及武汉“东湖计划”背后的艺术家/社会活动家群体。在中版“作品集”部分,我们收录了露西·瑞文拍摄于2009年的“中国城”,以及在叶锦添的“无时序列”中发现时装和意大利家具设计之美。本期下版中,呈现了19场展览的评论,其中包括对台北双年展和上海双年展的报道。上版里我们收录了钟鸣的作品《他是他自己——萨特》,以及葛思谛藉由艾未未在泰特美术馆的展览所引发的思考。

  • 第五期

    第五期《艺术界》将目光对准中国不同地域,特别是东北、四川、广东和福建,以“家乡”为出发点审视了在这些地方出生长大的艺术家与当地的关系,以及各个“派别”在全国范围艺术界背景下的现状。四篇专题报道选取角度各不相同,其中包括对刘小东返乡画画的观察纪录以及对福建艺术家如何将传统文化带入当代艺术创作的深入分析。长征计划最近的“胡志明小道”项目是我们的另一个专题,其中包括杜可柯的一篇旅行日志和2010年上海双年展策展人高士明的理论阐述。中版的其他内容分别讨论了艺术家周斌、张鼎和王浩然。上班增添了新栏目“上台”,主要介绍新晋西方当代艺术家,让中国读者了解大洋彼岸最热门的艺术资讯。另外,本期“素材”走访了马特·侯普的工作室,何以书架一起讨论他在工厂特制的电音机械混合体。“展评”部分回顾的近期展览包括今年的光州双年展、佩斯北京的“伟大的表演”和中国美术馆吴冠中、华君武回顾展。

  • 第四期

    第四期《艺术界》的封面专题提出了一个非常及时的话题:什么叫中国“艺术青年”。专题中既有从社会学角度对艺术新生代的考察,也有对活跃的年轻人团体清晰中肯的新闻报道。在特写单元的其它部分,我们回顾了几近被人遗忘的纺织品雕塑家:来自保加利亚、旅居北京的万曼;讨论了上海艺术家徐震从个人到没顶公司的转变;和冷林一起聊了聊纯政办五年来的发展历程。同时你还会看到孙逊最新动画作品《21克》的逐帧展示,以及由刘一青操刀主创的时尚大片。上版我们选择了刘晓刚1988年为四川出版社出版的《小王子》创作的插图,上海近郊一所色彩斑斓的幼儿园建筑项目,以及中央美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余丁访谈。下班展评部分则选取了最近开幕的十四个展览,其中包括吕澎备受争议的“改造历史”和蔡国强在外滩美术馆的大型项目“农民达芬奇”。

  • 第三期

    第三期《艺术界》的中心话题围绕中国与非洲之间的文化关系展开。我们通过塞内加尔艺术家阿马杜·坎·塞的双眼来看中国在达喀尔所树立的形象;藉由艺术家可海恩德·维里的画作展开进一步的思考——这位艺术家虽然在北京进行创作,但作品中无不体现非洲的形象和理念;同时还收录了中国艺术家就非洲问题所创作的作品。此外,本期杂志还关注了由旧建筑变身而来的当代艺术馆,杨福东和艾萨克·朱利安就作品《浪》展开的讨论,王美清和杨心广的作品,以及春季拍卖中独领风骚的中国书画,还有香港艺术家唐纳天的“未竟计划代理社”。上版收录了对从纽约回国的艺术家张伟的报道,还和李松松在他的工作室里聊了聊。下版选取了对尹秀珍、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和马岩松、周铁海,以及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展“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绘画篇”的展览评论。

  • 第二期

    第二期《艺术界》探讨了在世界工厂的国度里的艺术生产问题。藉由当代艺术生产的不同特点,我们选取了不同的“工厂现场”,其中包括景德镇的瓷窑,北京郊外的高科技雕刻工场,以及艺术家展望的工作室,这个工作室同时还兼营公共艺术作品的制造生意,客户遍及世界各地。在本期杂志中,还收录了上海世博会的艺术项目导览,与亚洲艺术文献库一同推出的批评家彭德的访谈,以及《北京青年报》一九九四年艺术室内设计邀请展的参赛作品。上版回顾了王劲松和宋永红一九九〇年的双人展,以及一九五三年出版的《记谭美和弟弟》,这本童书讲述了中美两国儿童间的差异。下部收录了十四场展览的评论,包括中央美院“60年素描展”和在美国大都会美术馆举办的“谢稚柳回顾展”。

  • 第一期

    《艺术界》在首期杂志中盘点了过去十年间的艺术潮流,每年选取了一名艺术家发表感言,以年表的形式列举了十年里的关键事件,深度探访了798艺术工厂——这个定义时代的艺术区的缘起,并邀请没顶公司用其代表性的卡通形式描绘了十年里艺术界的关键场景。此外,本期杂志也将目光转向成都,为您呈现李明的录像艺术,蒋志的集体记忆,以及褚云为东莞城市所作的公共雕塑模型。杂志上版收录了与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总监秦思源的访谈,并回顾了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中坚》展览。下部收录了对19场展览的评论,包括艾未未在慕尼黑艺术之家的回顾展,以及方力钧在广东美术馆的个展。

CLOSE

    微信公众号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