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


耿建翌,《他是谁?》
1994年,26页A4纸上的手写文稿、绘画、照片
Kroller Muller Museum收藏,Otterlo,荷兰
图片致谢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他是谁?”耿建翌在PSA的个人回顾展是一场充满感情的展览,它的成形得益于艺术家生命中众多亲友的合力;这又是一场主角缺席的展览,因着“老耿”已于5年前过世。在《艺术世界》2006年登载的《口述史·“85美术新潮”之耿建翌:借助艺术看到不同的世界》中,艺术家曾声称“不健全的资料加上个人的想象力就是历史”,这场展览的呈现恰应和了这一说法。


耿建翌,《自来水厂》
1987年,模型
图片致谢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从1980年代中期到2016年的近百件艺术作品,在耿建翌一生的创作中仍堪称“不健全的资料”。艺术家对组织、策划艺术活动极富热情,与展览同名的《他是谁?》(1994)和《在地上》(1997/2022)、《自来水厂》(1987/2022)都表明他非常擅长调动群体的力量;从《表格与证书(有所交代)》(1988)到《不是现实的选择》(1995)、《没用了》(2004),他合作的对象并不局限于艺术行业内部。邻居、朋友、陌生人、观众,“人”始终是他创作中的重要材料。他把自己也放在作品里,艺术家、作品和材料建立起某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将艺术创作植入社会。耿建翌总像一个发起人,将所处时空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及创作目的汇聚于某一特定的坐标点,用自身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索。“我所感兴趣的是发生了什么,正在发生什么,会如何发展以及我这个进程中的作用如何。”这种群体的合力让艺术家本人是否“在场”显得不那么重要,但他又始终“在场”——《自来水厂》《第二状态》(1987)等曾经的作品在本次展览中多次被再现,又一次回到社会场域。艺术家创作的行为、过程和结果共同构成了“在地性”的关系。这也是观念艺术的可贵之处,即在转置着真实或翻译着真实的过程中可以一再重现。


耿建翌,《他是谁?》
1994年,26页A4纸上的手写文稿、绘画、照片
Kroller Muller Museum收藏,Otterlo,荷兰
图片致谢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确有此人》(1994)、《存在的证明》(1988)、《无法命名》系列(1996–99)及《肖像》(2000)系列,在当下的环境中显得更为应景。其一,在于“人”如何去证明自己的身份,证件照、证件原件、介绍信等由具备公权力的机构所开具的文本是否足以证明一个人的存在,今天它们已被ID、人脸识别、健康码所取代。但现实中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恰恰印证了“官方认证”的不可信,即使拥有短暂权力的个人也能瞬间将其推翻。其二,以耿建翌自己的话即可揭示:“当人物的相貌重叠在一起,就不再是某个具体的人。这种抽象是中国文化的本能——我们更习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氛围。”人群中个体的面容本就模糊,在今天,口罩的背后,脸孔似乎更加模糊起来。


“耿建翌:他是谁?”展览现场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22年
照片前景处作品为《在地上》
1997年/2022年,由彩色照片组成的装置,80 x 80厘米,共25张
由美术馆基于作品概念为本次展览重制
图片致谢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我那时候看到了三种作品:一种是艺术家直接拿别人的东西用,然后创作出来的作品;聪明一点的艺术家用别人的公式解决自己的问题;另外一种艺术家发现公式不好用,自己解决问题。”耿建翌的创作经历与人们共识性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程”相伴,也与这个国家迅猛发展的时代相伴,而今的环境却验证着历史总是一再重演,骤然回到过去的某个时刻也不再新鲜。耿建翌并未陷入同时代一些艺术家创作的窠臼中,即试图通过将中国当代的社会问题与国际问题相关联,以观念艺术的形式来表达中国当代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或过度强调个性和过度使用哲学和学术等“魔法”。他关注的一直是“怎么观看?怎么证明?怎么规范?怎么阅读?怎么显像?怎么回收?”等与“艺术”最为息息相关的问题,也确实在创造属于自己的公式。“他是谁?”中的许多作品在今天依然有效。


耿建翌,《他是谁?》
1994年,26页A4纸上的手写文稿、绘画、照片
Kroller Muller Museum收藏,Otterlo,荷兰
图片致谢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走到展览尾声,观众可以由空间向外远眺黄浦江之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总是与“水”有着某种联系,上一次的上海双年展强调“水亦是载体,又是本体”,用其串接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耿建翌曾说“艺术可以学,不可以教”,而今,“他是谁?”以《自来水厂》为入口,到访的观众亦是一种“水”,只是潮起潮落,不知能够留下的还有什么。

孟宪晖,写作者、评论人,本科及硕士先后就读于历史系及美术理论研究专业,曾任《艺术新闻/中文版》资深编辑,为多家艺术及时尚媒体撰写艺术评论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