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克力·提拉瓦尼:别干了

展览现场 2010 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别干了”(ne travaillez jamais)这句短小精干的口号颇有些历史渊源:1958年,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居伊·德波(Guy Debord)在巴黎塞纳街的一面墙上写下这几个字,呼吁工人们“别再干活了”(never work),从而抵制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对德波而言,这一标志性的涂鸦是其学术事业的基石;时隔十年,在1968年5月的学生和工人运动中,这句口号被广为采用。

艺术家里克力·提拉瓦尼在中国举办的首场个人展想要唤起的正是人们对这句口号和这段历史的记忆。然而,“别干了”并未像预期中那样激发起社会文化层面上的反思或参与,反倒让人想到德波的另一部开创性理论作品;展览所体现的视觉和商业文化恰恰是德波1967年在有关商品崇拜的论著《景观社会》(La Société de la Spectacle)里明确反对的。用德波自己的话说:“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说,景观都起到了证明现有系统的状况与目标之正当性的作用。”

展览由四组超大型装置构成,试图以此对现代中国的工业和人力投入做一番反思。其中两个装置的展示效果不尽如人意:主展厅中用竹子搭建了京沪两地最高建筑物的模型,里边关着无数啁啾的小鸟;与此同时,艺术家又以画廊主郑林的奔驰车为原型制作了一辆等大的石膏模型放在旁厅,车身上撒满奶粉。上述两件装置的制作逻辑都比较传统,即在白色空间里陈列艺术品,让参观者揣摩作品可能的寓意。例如,鸟笼装置通过缩减“劳工”规模及其身处的困境,将中国强大的经济身份人格化。如果这种化简的姿态是艺术家针对中国本土环境所采取的形式策略,那么对于那些集体智力价值难以对应其庞大规模的物品本身又当如何解释呢?

处在巅峰时期的提拉瓦尼总是对各地的本土状况抱有强烈兴趣;艺术家久负盛名的烹饪作品向公众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社会结构,人们通过它聚到一起并传播自身价值。(1996年,批评家杰瑞·萨特茨曾对提拉瓦尼在纽约303画廊的一次烹饪行为发表评论,认为这件作品创造了一个简单但十分神奇的“分享、嬉戏和坦诚交流的场所”。)本次展览也加入了提拉瓦尼标志性的烹饪元素,并且为迎合中国观众口味对食物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变成了当地摊贩现场制作的豆腐脑和油条。然而曾令艺术家早期泰式咖喱装置大获成功的那种互动意义,在北京这场早餐会上却无迹可循。观者云集的开幕展上,人们对现场提供的食物似乎没什么兴趣,对于看过太多关系美学作品的艺术精英来说,这种做法太老套了。开幕以后,食物基本停止供应,摊主要么不知去向,要么围在炉边懒散地查看手机短信。只有当参观者真正参与其中的时候,参与性作品的意义才能被激发;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提拉瓦尼是想通过向观众提供豆腐脑,从而将画廊空间改造成一个社区中心的话,那他此番尝试基本毫无胜算。

唯一在这方面还能拼一把的是《未命名(14086)》。14086块砖——这个数量刚好足够建一栋小砖房——在展厅里的一台工业窑炉中现场烧制,并以每块30块钱的价格出售。提拉瓦尼在展览开幕前曾表示,他最感兴趣的是今后十年这些砖会变成什么样,人们会拿它们做什么用,会不会被用作建材、门挡或是镇纸。开幕大约一个月后,一位画廊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累计售出超过一千块砖——对提拉瓦尼而言,这无异于将一千多种可能性通过画廊大门散播了出去。

再回到画廊里来,六只鹦鹉和雀鸟逃脱了鸟笼塔栅栏的束缚,停在屋顶的椽架上。它们唧唧喳喳地叫着,伶俐地飞来飞去,带着一种反叛的满足感栖息在椽架上,毫无顾忌地在参观者头上拉屎拉尿。看来这些高高在上的鸟儿才是真正的德波传人:反抗、逃亡,将桎梏一举摧毁,从此不再劳碌。     贝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