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和马岩松:感觉即真实

展览现场 2010 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摄影:Sebastian Behmann

当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向观众介绍自己的最新作品的时候,他对观众提了两个问题:“你怎么样?你是谁?”停顿片刻之后,他解释道,除了字母的排列组合不同之外,“谁(who)”和“怎么样(how)”其实非常相似,甚至可以说这两个问题几乎没有区别。人们也许认为第一个问题(“你怎么样?”)答案是主观的,而第二个问题(“你是谁?”)答案是客观的,但埃利亚松说,他相信“我们感觉如何”与“我们认为自己是谁”之间的关系是透明的,“所以如果你知道你怎么样,那么你就知道你是谁”,由此,此次展览的题目——“感觉即真实”——在逻辑上成立了。

“感觉即真实”是一件装置作品,占据整间展厅。在展厅里,人造雾像毯子一样厚重,吞没了头顶上荧光灯管发出的红、绿、蓝光。灯与灯之间的空间好像调色板,不同颜色的光在这里融合成明亮的新颜色。当观众在浓雾中行走时,他们会感觉自己从一个色彩走入另一个色彩,在不同的颜色间穿行。

这是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在中国的首次展出,他的搭档马岩松是耶鲁毕业的建筑师,MAD建筑事务所发起人。MAD的作品——金属结构模仿周围大自然有机形式的巨型建筑乍看与埃利亚松那雾蒙蒙的色彩似乎没有什么共同点,后者在为这次尤伦斯展览做准备之外,还花了一年多时间拍摄纪录片《空间进行时》。马岩松对此次展览的贡献在于为埃利亚松的作品设计了展览空间:一个有着低矮天花板的白盒子,里面的斜坡缓缓升起,直到地板的曲线向上延伸到无限。奇怪的是,同时在日本金泽市二十一世纪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的埃利亚松个展“你的偶遇”也有同样的迷雾光谱装置,而马岩松并没有参与日本展览——在北京,马岩松似乎成了埃利亚松这个“文化局外人”的本地情报员。

事实上,《感觉即真实》是典型的埃里亚松作品:一个侧重直觉、实体性淡薄的装置,意义存在于体验之中。《感觉即真实》的每一个元素都已被埃利亚松使用过很多次:比如《美丽》(1993)、《绿河》(2001)、《天气计划》(2003)中的雾气,又如《存在所有色彩的房间》(1999)、《你的色彩记忆》(2004)和《重影房屋》(2010)中的彩色光线。如果说埃利亚松对某些道具有偏好的话,那空白的墙壁和开放的空间就是他最爱用的“画布”了,这种简单明了又没有商量余地的美学最终和尤伦斯“越大越好”的精神相得益彰。(此次展览在尤伦斯的呈现方式的确有伤害性:浓重的雾气令人呼吸困难;据说参观者在其中停留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人们不得不怀疑其他地方的埃利亚松装置作品是不是也这么压抑)。

尽管不那么舒适,《感觉即真实》仍然是两位艺术家的出彩之作,它成功地迫使观众改变感知方式:当人的方向感在展厅里的雾气干扰下变得有限时,地面上升的坡度、被划分为不同色块的空间、观众的声音(他们“失明”但没有失声)都为人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提示信号——观众的知觉器官被唤醒,驱使他们一步步地了解到,感觉可能的确是真实。最糟的可能性是,这个展览将成为哗众取宠的轰动事件,一个迎合被动的当代艺术观众的景观。但最好的可能性是,它利用这种轰动效应来达到追求异质空间理解力之目的。     贝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