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爱知三年展: 艺术与城市

 

草间弥生 午夜花开 2009 玻璃钢塑料增强结构、金属、聚氨酯防水涂料 206 x 218 x 122 cm

首届爱知三年展在如今一连串的周期性大展中占据了独特位置。比起传统意义上的三年展,爱知更像国际艺术节,意在把当代艺术的最新动态带给日本公众。展览在爱知县首府名古屋举行,每三年一次,主要是为了向参观者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当代艺术作品。从整体上看,爱知三年展囊括了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包括视觉艺术、影片放映、音乐会、歌剧、芭蕾和舞台表演。

来自不同国家共一百三十名艺术家和艺术家团体参加了今年的展览,分别被归入“当代艺术国际展”、“城市中的艺术家”、表演艺术、歌剧和影片单元等多个部分,也有的是通过国际知名策展人推荐选拔进入展览。

8月20日,成千上万名观众来到名古屋参加爱知三年展开幕式,其中大部分人来自邻国。尽管主办方忘记介绍参展艺术家(草间弥生除外),成为全场一大失误,但整个开幕式还是组织得井井有条。艺术总监建畠哲指出,本次展览共有三个目的,第一是“展示目前艺术界正在发生的一切并让观众感受到当代艺术活动蓬勃的生命力。”其次是在此次展览和名古屋这座城市内部制造一种兴奋感。“第三个目标是积极将歌剧、舞蹈、音乐和当代艺术融为一体。”建畠哲强调,“我们不想按类别分开展示,而是尽量突出联系,跨越界线,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积极互动。”

建畠哲在阐述展览目标时,明确把爱知三年展和其他同类艺术活动区分开来。其骨子里的节日庆典特质就更加明显。今年爱知三年展的主题是“艺术与城市”。参观者可以搭乘由草间弥生设计的波点电动车去往分布于城市各处的展场参观,其中有美术馆、剧院、公共广场、公园,还有古老的纺织品批发区。这种做法创造了一系列迷人又不同寻常的都市风景;参观者逡巡于城市各个角落,与大量富有冲击力的作品产生互动。整座城市似乎变成了一个艺术空间,装满了建畠哲为大家准备的不同场景。

然而,在游览过程中本来应该让我们深深沉醉的魔法因为缺少强有力的主题而略显美中不足。轻松和分散的氛围使人看不清连贯的组织线索。看一场高质量的展览,体验一次有意思的表演,到爱知县艺术中心走一遭,被天花板上伸出来的“绿鼻子”迷倒(Shiro Matsui里的气球),这些可能都是值得一提的体验,但整体感觉仍然免不了非常零碎。

汉斯·欧普·德·贝克 上演沉默 2009 转录成蓝光盘的高清录像 22分钟

从另一个角度看,国际展览部分选择的艺术家拿出了大量风格迥异的作品,有的是委托创作的新作品,有的是第一次在日本展出。大部分参展艺术家都来自亚洲国家,欧洲、美洲和非洲的名单非常有限,但明显经过深思熟虑。我们不禁想问,三年展究竟是要为从本土到全球的运动提供证据,还是应该单纯在地理来源上达到某种平衡?

就单个展览来讲,参观完主要分布于爱知县艺术中心、名古屋市立美术馆、长者町和纳屋桥的“当代艺术国际展览”部分和市区内其他场馆后,比利时艺术家汉斯·欧普·德·贝克的作品给人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他的录像《上演沉默》以独特的节奏、诗意、结构的完美捕获了观众的心。意大利艺术家塔提亚纳·特鲁维的装置同样令人着迷,她娴熟地在地板、天花板、墙上放置各种金属线和物品,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挑战我们对界线的认知。现居台湾的马来西亚艺术家蔡明亮的录像装置充满微妙的情感因素,也非常引人注目。在这件作品中,观众被邀请坐在屏幕前观影,仿佛置身剧场,从而进入了录像所描绘的维度和空间。该作品公开质疑了电影(图像)与观众之间的关系,而蔡明亮显然成功地表现出了这一点。

蔡明亮 爱欲空间II 2010 录像装置 尺寸可变

三年展另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单元是委托创作项目。主办方召集了一个公信度很高的评委会来确定入选提案,森美术馆的首席策展人片岡真実也是评委之一。展出作品呈现出多面的新鲜视角,这在其他国际大展上并不多见。中国艺术家孙逊的作品《主义之外》无论是构图还是呈现都值得称道:十张宣纸卷轴,每张五米长,卷轴上是讲述中国传奇故事的水墨画,描绘了中国对世界的认知以及中国与日本的关系。同时展出的还有一部录像动画,两者共同在爱知县艺术中心构成了一件定点绘画作品。

总体来看,爱知三年展提供了一个国际交流平台,来自不同背景的创作人在这里相聚,就不同的发展潮流进行沟通。艺术家团体西京人——陈劭雄(中国)、小沢刚(日本)、金泓锡(韩国)三人于2007年成立的小组展出了他们进行中的项目《第二章:这是西京/西游记》。到目前为止,该项目一共完成了四个章节,此次参加三年展,既凸显了整个展览的国际风味,又为全场添加了一丝幽默和讽刺。不管被冠以“三年展”还是“国际艺术博览会”的名头,爱知三年展已经启动了一次长期进行的跨学科国际对话。     Maria Camin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