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观众成为理论基础

图像设计:黄晓亮

2010年,微博对中国艺术界的影响是微薄的,但是它确实进入了话题,用好了也可以转换成艺术生产力。

对于画廊来说,微博直接成为一个宣传平台,这点无它可谈。而对于公共艺术机构来说,则令人欣喜,非营利机构就是需要这样的不花钱的宣传。2010年,微博上大多与博物馆相关的账号都粉丝过千。

对于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包括策展人、批评家、艺术史家等等),微博有比较复杂的意义。微博的呼吸节奏是短暂急促分裂的,和下手行事需要的深长凝注集中常常抵触,它那种时时“岔气儿”的感觉可能导致许多创作“发炎”。对于时时要起而行为的创作者,微博面向的现实是平面的和言论性的,行为者则必须要进入真实情境和有触感的世界,所以不能被这个界面给拦住——幸好艺术家不是微博达人。但对于这两个人群,微博又是一种很好的实验基地和养料补给基地。不仅仅获得“资讯”,而且进入“交流”。当代艺术早就不再停留在物质性和视觉愉悦中,一种“关系美学”或“对话美学”已经成为艺术家探讨的重大话题。这种美学认为,更重要的有时候不是作品,而是作品促成的交流的过程。把艺术简化为一种视觉愉悦或可以拥有的特定物品,已经是个失去了生命力的做法。所以很多艺术家和理论家都在与完全不同于自身的生活、族群相联系,与促进地方,或全球性社会正义的一些新兴运动相联系。

由于它的“博”,上面充满了他者和多样性,所以给了艺术家们一个开始对话、开始聆听他人的机会。如果能组织好自己的微博,无异于编辑了一本不停互动的杂志,每个你关注的人,都是你的专栏作者。我们可以聆听,而聆听比起下结论来说更是一种艺术,它同样是主动、复杂,而且有生产力。在回答和聆听之中,艺术旗号下最自我的人群得到了一个撤销自我水泥墙的机会,在他人的声音中寻找共同的意识,寻找创作可能性。

它的“微”则是一个“不法西斯”的好机会。当代艺术的“宏篇俱制”,不仅仅是作品尺度上的,也有艺术家的阶级观和价值观上的。有人追求拍卖场上的价位,有人追求艺术史上的“价位”(或言为艺术史作者眼中的价位),连带着追求工作室和外包装的“价位”,反正都向着高和大,大多人忽视了普通观众,忽视了“微”。干脆封闭在暴力,清洁的“专业”空间里,给人性一个简洁、优雅、僵硬的答案。

正如Stephen Willats在他的名作《Society ThroughArt》中所说:“让观众成为理论基础。”在微博这样充满各种人眼睛和嘴巴的地方,艺术家及艺术控们的凝结物有可能拆散开来,他们得以进入不同的群体,深入他人的生活,从而去反省自身,不再做穿着“品位”制服的法西斯。

来看看对于“艺术腐败”这个隐身账号,微博已初显功效。最近刚刚曝光的一张某“国画大师”在墙上贴20张纸,流水作业的照片,算是2010年立新功,有力揭发了官场现金代用券的生产过程。艺术腐败是一条装扮最美的大妖鱼,微博这种聚集群众监督力的平台正有可为。


2010平安夜,千余人参与世贸天阶举行的“假如上天给我一次机会”的微博活动。

2010年下半年,随着微博用户总数的突破性增长,微博上的“艺术圈”也逐渐热起来。同年七月,几乎所有的画廊和美术馆都注册了ID,成为艺术圈微博的活跃分子。据两大门户网站统计,截至10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总数达到5000万,而搜狐微博的人数也超过1000万。在微博大军中,艺术所占的份额少到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以新浪微博为例,实名认证的V用户(即“名人堂”)以“行业”被划分成17个版块、近140个标签,你可以在“绘画书法”的标签中找到方力钧,张晓刚,其它活跃的艺术策展人则需要到“收藏”标签中去看看。新浪微博事业部相关人士说,与“绘画书法”和“收藏”有关的认证用户仅有190人左右,“绝大部分新浪微博的用户对‘艺术’和‘当代艺术’的概念很模糊”。而参考用户搜索习惯,“艺术家”概念下最受欢迎的人物是赵本山:他虽然只发过8条微博,关注了13位用户,但粉丝数目已经突破64万,远超拥有7万粉丝的方力钧。

在相对更注重打造个性风格的搜狐微博,由文化频道联系和发展的与当代艺术相关的核心用户在300位左右。这些活跃人士中,包括了左小祖咒、崔岫闻、陈可等。文化频道主编李劳认为,相比国外以twitter为主的用户群,国内微博用户的使用习惯有着很大的不同。twitter更多作为一种社交工具,用户关注的中心点更多,使用行为也更为多样,即更多的人乐于撰写自己的微博、关注身边的人。中国的微博用户主要关注明星和公众人物,在目前的媒介环境下,作为大众媒体的补充,微博用户们写得少,看得多,“更像一种自媒体”。(文/李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