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在中国的美国制造

布莱恩·扎尼斯勒,《中国的美国人美术馆》,2011年,特定场地装置和行为表演

广东时代美术馆终于在其建筑完成六年之后,迎来了首个自主策划的展览“换位思考:在美国的中国制作”。美术馆的展览空间位于雷姆·库哈斯为时代地产设计的住宅高楼的顶层,必须通过广州城区外快速扩张的建设现场,以及小区内新兴市民阶层的生活现场,才能进入到美术馆精心建立的艺术现场。在如此强烈的地理冲突的暗示下,策展人沈瑞筠也把其策划观念放在了“现场”上—她把作为“中国制造”品集散地的广州,设为艺术创造的现场,创造者则是来自纽约的五位年轻艺术家:梅根·戈登、沙娜·莫尔顿、罗克萨娜·佩雷斯-门德斯、亚当·帕克·史密斯以及布莱恩·扎尼斯勒。这五位艺术家长期的创作,均会使用到纽约市廉价商品店里出售的现成品—而这些现成品的产地大多是中国。

展览各个环节的设计,有点像“达人秀”之类的电视节目:在严苛的两周时间内,第一次来到中国的艺术家们必须拿着一定数额的制作经费,迅速熟悉这里的环境和情况,从广州市林林总总的商品批发市场寻找材料、改进或设计方案,完成作品以及布展。在方案实施阶段,策展人还为美国艺术家安排了车轮式的对谈和研讨:连着五个晚上,每一个美国艺术家分别受邀与一位中国艺术家(陈晓云、梁硕、石青、张鼎、周滔)就一些给定题目进行对谈;展览开幕次日,一个更大的研讨会等着他们,在“体验的价值”的题目下,美国和中国的艺术家和批评家坐在一起,谈论这次展览的创作经验,以及由此引发的问题和思考。

显然,这不仅仅是另一个强调“在场创作”的展览。全球化经济、中国的出口型加工业以及广州作为商品批发集散中心的现实为展览提供了大的背景,美国艺术家“亲身入水”的实践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个关于(中国)现实的镜像,也使他们得以反思自己的创作以及对各种现实乃至具体材料的把握。从策划、制定方案、制作、到总体的实现,“换位思考”把通常由开幕夜的帷幕所遮盖的展览制作的各个环节暴露出来,变成展览成果的一部分,因此,过程也成了结果,展览的结构与艺术家的作品一起,成为了展览的内容。

1. 亚当·帕克·史密斯

艺术家试图用几件不同的作品,以恶作剧式的波普艺术风格,描述有关权力、美、敌对和消费主义政治文化现象的视觉悖论。其中最有趣的一件,是在一堵墙的百叶窗上的不同位置,插入各种寻常的日用品。

亚当·帕克·史密斯,《动心》,2011年,油画,合成头发

2. 沙娜·莫尔顿

主题定位为女性的伤痕与自我治疗。艺术家在小商品市场购买了各种按摩、理疗等器械,布置在多宝格式的架子上,并配合一个多频道录像装置,介绍这些“平衡身心”的东方治疗手段的用法。开幕上,艺术家实施了一个简单的行为表演,表演了其中一些器械的使用。

3. 罗克萨娜·佩雷斯-门德斯

艺术家用人造花卉、灯具和电子市场中买到的材料,完成了一个大型的装置作品,使之成为一个大型的浮动景观。作品名《Soñar Sin Dormir》(西班牙语,意为无眠之梦)以诗的语言描述了艺术家在广州大街上行动的感受。另一个灯光装置被安置在美术馆面向全城的大型玻璃房子里,面对城乡接合部的戈壁版的景观,LED灯上的西班牙语句子“MeFui A Caballo”耐人寻味的诗意:骑着马,我走了。

4. 布莱恩·扎尼斯勒

艺术家用从广州的市场收集来的大批量生产的电子产品和日用品做成了一个装置。这些材料与纸板、木材、地毯和基底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融合居家环境及犹如美术馆奇珍收藏室的空间。开幕时装置内部还进行了一场行为表演。

5. 梅根·戈登

用虚构角色伊迪丝·温斯顿(一个业余博物馆讲解员)进行一场虚构的博物馆导览。艺术家利用批发市场的资源搭建一个西方美术馆里常有的“中国屋”,风格可疑的新家具和物件组成了一个西方想象的中国博物大观。该装置包括语音导览,观众可以从中获得关于这个“中国屋”的具体信息。该作品最终是对中美文化之间冷漠的、不精准的翻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