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健:无主之物

展览现场,2012年 北京哪里哪里艺术空间

“无主之物”一展可谓名符其实:福建艺术家杨健将街头偶然拾来的各色小玩意置于展厅空间内,便构成了他的个展。杨健自20 0 5年起开始收集这组破损的、有雕塑感或档案性质的物件,其中包括塑料、石膏、雕塑残块、丢弃的照片和碎纸张。每件物品旁边还附有铅笔书写的小标签,记录艺术家对它的发现和保存过程。

这些物件散发的物质性体现于其丰富的机理和强烈的在场感。譬如一个从手腕处截断、捶击着地面的巨型大理石拳头,一台播放着模糊黑白影像的古旧索尼电视机,排列在铝制矮梯上无名男人浅蓝色背景的一寸照片。

想找出这些物品的编排逻辑无疑是十分困难的—许多展品自身无法解释其中的相互关系,而209另一些则彻底拒绝和他者产生联系。那么,艺术家又为何将它们组合在一起?事实上,这个展览很大程度上源于杨健的一时之念,展品的选择取决于物件是否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属于纯粹的主观意志。这其中又有什么韵律或原由可言?展览已经开幕,但艺术家并没有终止他的收集,并不断地用更多的现成物填充画廊空间,就像一只骄傲的乌鸦用亮晶晶的饰物装点自己的巢穴。

被一种强烈的保存和提升的欲望驱使,杨健将垃圾从冗余状态中解救出来,又将它们放在宝座上供人欣赏。但这种含混、开放的策展创作方式与当代艺术生产消费中的晦涩不明并无本质不同。初看起来,艺术家的行为像是对腐朽、弃用状态下的物质性的干预,也是一种关于过剩的论调。在早先的一个类似展览中,杨健展出了他雇佣的农民工在一些著名艺术家工作室门口收集的垃圾,给这些被当作无用而丢弃的物件重新赋予价值。

但杨健行为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弃物重新赋予价值,而是对价值创造过程本身的拷问:为什么艺术家说什么是艺术,什么就成为艺术?成为展览的一部分意味着什么?是否在展厅中展出的物品就具有更大的价值?为什么一件物品比另一件更有价值,谁又能解释为何某些事物比其他事物更受追捧?存在意味着什么?

杨健的行动是微小的,他简单的问题却因为其单纯和直接令人耳目一新。展览也囊括了艺术家本人关于存在本原和物质性的部分书写—他的项目还未完成,而这些基本问题也依然得不到充分的回答。

贝安吉 (由康康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