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晓飞:反复

展览现场,2013年,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 从左至右:《山前木后山》,“潜意识”(蓝色房间),“前意识”(黄色房间)
展览现场,2013年,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
从左至右:《山前木后山》,“潜意识”(蓝色房间),“前意识”(黄色房间)

当穿越一个黑房间之后,观众会发现大展厅其实套住了三个不同颜色的房间,中间是黄色的,还有一个蓝色的被斜置在展厅的尽头—墙壁上的蓝色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透明幽幻。只有一件(组)作品独立于三个展厅之外—由三个木架与一幅斜靠在木架上的木板绘画组成,名为《山前木后山》(2012年),绘画的内容与现场场景近似,山前空地上也有三个形制相同的木架,它们环绕在一个台子的周围,台子上摆放了一个泛着金属光泽的圆锥体。《山前木后山》最先展于2012年的博而励画廊的一个群展中,此次的展示略有改变,绘画斜靠着的画架从近处被移到视线的远端。

与之相比,在黑房间陈列的画作—曾收录在仇晓飞2006年的个人画册《黑龙江盒》—绘画的着眼点放在了“物/像”之间的思辨关系上,那些与画家本人成长经历有关的物品,比如照片、影集、玩具跳棋、印刷品等等,作为塑造时间(记忆)的媒介,仇晓飞所做的是用质感的描绘将它们从沉默中唤醒,但其强调的实物感并未超越画框的边界。展览现场的黑色墙面既像是在提示沉重、无法言清的时间性,同时也将这些绘画中的实物感消弭在一种平面化的视觉中。但转到《山前木后山》,因为实体(木架)场景的介入,使得“空间”随着观众的视点游移变动,或压缩或伸展,就此形成了一条非物质形态的视觉轨迹。并且,在这条轨迹的牵引下,隶属于绘画的空间从画框的内部跃出,它与现实的欧几里得空间相互作用,搅动着观众原本稳定的空间意识,而此次在布展时的微调,则更强化了这种干扰。

《山前木后山》作为仇晓飞近期绘画实践的一个新的端点,直接启发了他后续的绘画实践—放弃绘画中图像的第一性,尝试将绘画从画框内部的动作拓展成一种思维意识的过程,使绘画从被动的平面的物理空间走入一种主动的无法确定的意识空间,而此时作品中的图像也蜕变为标示意识深度以及非线性式逻辑动态的锚定物。这一转变后的实践被集中展示在蓝色的房间里,其中的绝大多数作品都加入了现成物— 这些不属于绘画的异质性因素,其实又是对绘画自身的指涉,比如《加减》中的替换掉眼珠的钩子以及镶在天平图像上的石头水果,它们在脱离现实轨道之后,成为绘画文本中的失去重力的语言表征。

如果从绘画的内部来看,黑房间对于时间的表述与蓝房间对于空间意识的拓展,两者已经构建出一种结构化的观展逻辑。只是,在进入黄房间之后,观众可能刚刚建立的观展逻辑就被打断了,因为其中所陈列的全是仇晓飞在童年时的涂鸦画作,这些他正式学画之前的画作看上去那么普通,似乎无法妥帖地安插在展览结构中。但对于“反复”这一展览主题而言,黄色房间或许并非像仇晓飞本人所说的代表绘画的“前意识”,更像是在回味绘画最初给予他的快乐,这也许才是他“转向未来的回忆”的身体动力。 孙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