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A 中国当代艺术十五年论坛纪实

新闻发布会现场。左起:策展人李振华,CCAA创始人、收藏家乌利·希克,M+博物馆行政总监李立伟,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创办人张庆红,评论家栗宪庭
新闻发布会现场。左起:策展人李振华,CCAA创始人、收藏家乌利·希克,M+博物馆行政总监李立伟,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创办人张庆红,评论家栗宪庭

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于2014年4月26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十五年”大展, 4月27日在三楼小剧场的四场论坛从不同专题切入,呈现CCAA在15年间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认识、动态参与。个中故事,参与者皆可以对号入座。新闻发布会当天,要人们当然比较忙碌,所以次日论坛间隙的午休就成了媒体记者发问和工作的黄金时段。

段建宇,《纽约巴黎驻马店》,2008年,展览现场
段建宇,《纽约巴黎驻马店》,2008年,展览现场

论坛的第一部分“国际与中国的独立艺术评论”在上午进行。用“评论”而不用“批评”去对应“Critic”是一种术语本土化的表现。主持人顾振清谈到了事关“邀约写作”和他自己的一些迷思,在提出高额“润笔费”话题后,观众在提问环节问出了“‘评论圈’有几个,每个圈子有多大?”这样的问题,显然说明“当代艺术”与公众间的距离,而在场嘉宾也难以详尽回答——提问回答这一论坛中的固定环节最后难免成为与会嘉宾如何巧解尴尬的测验。倒是嘉宾李立伟(Lars Nittve)席间以“总结陈辞”普及了一个艺术评论的现状常识:艺术评论有两种不同的依托,一个是依托于不同的机构或者来自媒体的邀约;二是写作者自己选择的策略以及目的与指向,所以其实没有纯粹的独立。很多因素会影响艺术写作的样貌,图录中的文章或是杂志里的一篇评论,读者应当在有这样一个意识的前提下去判断和理解这些文字。

颜磊,《有限艺术项目》,2012年,展览现场
颜磊,《有限艺术项目》,2012年,展览现场

姚嘉善和朱朱对于“独立”进一步补充了自己的理解,所谓的独立有时候也是看邀约的媒体或机构给作者的自由度,对于CCAA评论奖的奖金是作为研究经费以完成提案中所涉及的写作项目以及提供出版资源这一方式表示认同。用奖项创立者乌利·希克(Uli Sigg)的话说,CCAA试图设立一个平台以“帮助独立艺术评论快速成长”,而作为艺术评论发生与传播主要渠道的专业期刊向来是构建良好环境的基石,《艺术新闻/中文版》和《艺术界》执行出版人曹丹在这一方面谈到媒体在建构社会舆论的空间,专业刊物对于知识的生产、建立艺术系统内部与外部沟通的作用的重要性,随后以《艺术界》为例,谈到刊物以中英互译的方式促进国际交流,并且利用社交媒体、开展艺术写作工作坊等多种方式去发掘和培养年轻艺术评论作者,培养未来读者的持续工作。

午饭后的“漫步中国当代艺术15年”由皮力主持,栗宪庭, 乌利·希克,凯伦·史密斯,白双全,曹斐发言,回顾了98年前后身处其中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境况。主要是以个人视角谈到15年间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参与见证,CCAA的工作,以及对于自身和周围的影响。栗宪庭回顾了上世纪70、80年代中国受到西方思潮影响,到80末90初的伤痕艺术、读书热兴起的文化批判、意识形态与商业文化的对比等等,强调了中国的特定社会环境对于艺术思潮的影响。乌利·希克与皮力谈到了这些年来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艺术界的沟通,以及官方对于当代艺术态度的积极转变。观众也不难想象,在15年间CCAA在体验“中国有多特殊”的同时作出的调整。不论是技术革新引发的连锁巨变,还是艺术品与资金的多种结合的合作方式都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正如艺术家代表曹斐所说,对于一个时代的见证是她作为70末艺术家实践的驱动力,15年间当代艺术的美学发生着变化,信息膨胀、社交媒体让艺术的力量进一步延伸,但始终未变的是对于艺术的自我审视。

第三部分“当代艺术的推动者——中国的当代艺术奖项”则从讨论“艺术奖项”的制度、运作等维度来看不同机构设立的针对当代艺术的奖项对于艺术文化的鼓励和推动作用。几位嘉宾意似乎意在强调奖项是如何努力做到公正公开,而淡化与回报相关的话题,但从某种角度上说,民间自发组织的奖项本身就是艺术赞助的一种力量,对于不少主办者来说它也是新型市场与公关策略,以对艺术文化的扶持去体现自身的积极能量,反映其倡导文化的延伸,从中产生的各种合作方式大多造就双赢局面,无可厚非。最后,“Data Art与艺术文献”作为一天马拉松论坛的最后一场,从多维度的数字化呈现向观众展示了CCAA15年来的工作。由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支持研发和制作、新媒体艺术家周姜杉和龙心如打造的“CCAA WOW”通道,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五层近50米通道用投影方式展现了视觉的文献章节,对于艺术机构在数字化运用领域的启动和发展有着抛砖引玉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