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变革中的中国艺术家

刘韡,《无题》, 2015年, 镜子,木头,钢,塑料,玻璃,颜料, 尺寸可变
刘韡,《无题》, 2015年, 镜子,木头,钢,塑料,玻璃,颜料, 尺寸可变

继十余年的销声匿迹之后,中国当代艺术展这种不被看好,而且自身不无问题的展览类型,似乎已准备好要卷土重来,重新回到主流国际美术馆的视野中了。除了路易威登基金会的“本土:变革中的中国艺术家”之外,两年内类似的展览——无论是历史回顾展还是主题式群展——还会在纽约的古根海姆以及回到香港M+的希克藏品展环伺。

《本土》展如何展开对话?展览并没有为这一领域的批判性话语增添太多建树:“本土”这没能翻译至外文的概念,在展览中似乎仅符合两三位参展艺术家的作品内容。话说回来,展览仁慈地仅设定了12位艺术家参展,他们全是在中国艺术世界备受尊敬、创作独辟蹊径的佼佼者。一些未展示过的作品,包括曹斐的四频影像装置《陌生人》(视频是她使用网上视频聊天平台的记录)以及郝量的水墨作品《此君》(作品中绘有一个未来主义调子的摩天轮,是艺术家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再诠释)在展场抢尽风头。刘韡以工程材料搭建起球形和各种几何形状的作品,应是展览中最大的委托制作了;这件作品之工艺,甚至比他2015年在尤伦斯艺术中心个展的作品都来得精细,可惜放在这个展厅中似乎略显拥挤。

即便“本土”一展理应是全场的焦点,其锋芒还是被同馆另一个“中国艺术作品精选展览”所掩盖,而后者的展陈空间就不只是被拘泥于地下室了。曹斐、陶辉、徐震和杨福东都同时参与了两个展览,对他们有利的是,后一展览中,几乎所有参展艺术家都拥有完整的展厅,让他们的作品有更大的发挥余地,甚至许多艺术家展出了多件作品。当然啦,这种谁坐享更大的展间,以及观众的反应等等讨论,也传回到中国,尽显本土特色。或许,相比中国艺术界而言,我们只能寄望于巴黎的观众能从展览中得到更多收获吧。

(由刘呐鸥翻译)

法国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

2016.01.26 – 2016.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