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涵:CIGE
2011年04月03日
|自2006年以来,北京有幸(或者不幸,取决于你的角度)拥有了两个艺术博览会,前后间隔不足十天。随着四月底五月初北京“艺博会季”临近,《艺术界》采访了这两位曾共事过的博览会总监。
LEAP: 现在应该是你们最忙的时候了吧?
王一涵: 是啊,一个半月不到了!我做了六年,也算是老手了。可现在社会性的杂务比原来多,比如周三下午我要去一个政协的礼堂,跟委员们谈论一个慈善和公益组织的话题;星期五下午要跟中国很多大公司的品牌总监一起开会,是关于品牌代言里面的名人效应的。这些都跟CIGE没什么关系。
LEAP: 今年博览会有什么新惊喜吗?
王: 这一届我们会有很多实施性的改变,又有很好玩儿很有意思的东西,大家应该都会去瞧瞧。实施性的改变在于画廊整体的水平和他们准备的作品的展览效果比原来好,也会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展品。另外,去年,我在我们的博览会上深刻地体会到“可买性”对博览会有多重要:有没有东西值得买,这是一个最本质的问题。我在想,如果我准备了一千万,在这个博览会上能不能花掉?能不能买到足够的我喜欢的东西?所以我们比较重视画廊展什么。
LEAP: 那么你就直接去跟画廊沟通?
王: 对,直接跟他们沟通。另外为了保证展览效果,我们单独辟了一个四五百平方米的区域,没有隔层。我们从一些参展画廊征集了一些安全性比较强的作品:就艺术讲,他们的作者是很好的艺术家;从市场上讲他们的作品表现很稳定。我们会跟每个画廊打招呼,聊聊他们有什么,选择我们觉得合适的东西。而且有一个算是标准的东西,就是价位会高一点,基本上是超过一百万人民币。
LEAP: 所以对观众来说,这算是一种精品展?
王: 它事实上确实是个精品区,但是我们不能那样叫它,太不好听了。这个展区针对的是两种人,一种是比较成熟的收藏家,他们的收藏系统里会有不同的层次:除了不太贵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他们每年也要入手一些比较大件的东西。这样的收藏家就可以到这个区域来选。另外,一些非常有钱的企业家,他虽然还没有买艺术作品,但会预先给自己一个标准:我要买就一定要买好的。我不能说这对或者不对。当然我们会鼓励企业家或者有钱人,你应该先慢慢地了解,这是一个好的方向。但是中国的现实情况是这些人特别忙,他没有时间去了解,但他又想拥有艺术品,看到这么多东西他不知道要拥有什么。有时候我的朋友会跟我讲,说:我就去拍卖会上买前几名的怎么样?对于这样的人群,如果他没有时间在博览会上慢慢去找的话,那我会给他推荐一些作品。
LEAP: 这个展览似乎和拍卖预展的效果有点相同?
王: 拍卖现在那么火,那么强势,是因为它们在一件一件地抓作品,于是收藏家会把拍卖行看做是一种标准。其实在西方的艺术系统里,二手市场没有那么强势,因为画廊的历史很悠久,有稳定合作的艺术家和好的库存。我们主要面对中国的画廊,他们的作品和库存可能没那么好,但是我们还是尽所能地把好的东西搜集到一起,增加博览会的可买性。
LEAP: 最近有一个被炒得很热的事情是没顶公司和陈冠希与这届CIGE的一个合作项目?
王: 是的!他们正在出方案。其实这主要是没顶公司想要跟陈冠希搞一个跨界的合作,那我们就正好在中间牵线搭桥一下,想要促成这件事。但这样的跨界合作不止这一项。另外渠广慈和向京不是有个商店嘛,今年是兔年,他们会在博览会上卖向京做的兔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