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尼沃尔:有风无雨
| 2011年12月23日
一篇考古学家兼翻译家布鲁斯·道尔所写的文章非常全面地介绍了艺术家安尼沃尔,将他描述成一个贵族式的旅行家和一个孤独的精神浪人。这种禀异的气质在最近的站台中国个展中充分体现,包括了油画,素描和毡布等一系列媒介。生动而亲切,这些作品看似与整个自然步调一致,乃至与自然界的情绪、色彩及图式也高度融和。大胆地以方形笔触、混合颜料层层勾勒,紧缩成极简的色块;大块大块金箔条横贯其间。作为观众,我们很容易臣服于眼前这种奇异的画面,而甘愿悬置我们“正常”的—艺术家称之为是二维的视知觉。
在入门展厅中,一系列小型的具有日记性质的2008年素描展示了一堆变换的水平线,让人得以一瞥安尼沃尔之抽象视域的日常轮廓;然后,仿佛是要让观众进入一种恰当的心理氛围中,一个小展厅完全用以呈现他精致的毡布图版作品,该幅题为《羊毛、风、雨》(2010年)的作品在墙上靠铁丝网支撑展示,内有状如落叶、茎杆的物件、十字架、垂直及躺倒的线条,还有赭色、粉红、砖红、绿色的小鸟点缀其裸色的表面。昏暗的灯光和一排座椅邀请人们安静就座,思索这种复杂的手工设计是如何通过一种近乎稚拙的空间安排微妙地渗透出极简主义的语言。
站在《一个2008年下午的雨》前面,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自然界的物理冲击—颜料如雨点洒落玻璃和柏油碎石路面一样洒在画布上,凝成珠状或污点状—同时还能在氤氲的聚散中看到一股如同灰色水洗风暴的形式表达。安尼沃尔有时的确在室外作画,但是他的方式决不是印象派的,他的作品来自自然的变幻及内在的精神通道所疏导的创造性能量。他2008年的作品无一例外是这种稠密、分层的语言。近距离观察,我们会在画面上发现一系列笔触技巧:颜料是快速滴漏到画面上的,反映了艺术家与作品之间精神的同时,也是身体上的联系。比如在《秋天下雨》这幅作品中,画面有一部分用砂纸磨蚀,而一些颜料块也因暴露在空气中而爆裂。而让人印象深刻的金色体块则不是用同样的表现方式绘就的,而是有选择地一丝不苟地贴上去的。这种表面的处理方式很容易给人一种装饰性的印象,但是这些画作还是具有将人吸入的深度空间,其强烈的水平形式和星云式光晕的并置也大大减轻了画面的平面感。
如果说2008年的作品在技术和空间上是最复杂多样的,那么早期的作品营造的空间确实更浅一些,比如《所有愿望成真》(2006年),使用了酸性丙烯颜料,几乎靠近“媚俗”风格的作品。但是与之同期的绘画则同时摆脱了两种倾向,显得简练、抽象和平面化。《有风无雨》这幅展览以之为题的作品,通过刻意的营造,抗拒了对表面的沉湎。这一年的一幅无题作品更是与别不同,更具有绘画性,三组斜纹笔触让人想起人物或者形状。尽管这些新作精简掉了许多东西,但依然不让人感到匮乏—尽管有些人可能会怀念那些金道道。
除了把安尼沃尔的作品描述成内外在事件的完美融合,一种近萨满教的特质,它们还有一种在色彩与笔触、空间与表面、极简与触感之间的精妙的平衡与安排,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如今,安尼沃尔的创作似乎在向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其未来绝不可小觑。爱安阿(由梁幸仪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