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简史》

BRIEF HISTORY OF CURATING

在《策展简史》收录的奥布里斯特与露西·利帕德的对话中,他坦言展览以及策展历史的文献缺失是他创作这部口述史的重要动机,因此书名用“简史”而非“访谈录”。奥布里斯特在书中采访了11位欧美策展前辈,按我们的话说,是老一辈艺术工作先驱。严肃的序跋和长长的致谢名单对中国读者虽然显得陌生,但尊师重道的革命感情还是能够被共情。谈话是有温度的,受访者在回忆中触发的情感,使许多问题和实感在不经意间浮现。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如何有效获取与消化信息是艺术工作者的必修课,因此撇开致敬与偏爱,以下将谈谈该书对于中国读者的“工具书”功能。

首先可以将该书作为一本资料文库来用。对于所有同行而言它都具有学习价值。1)经过通读可以了解书中谈到的祖父辈策展人经历的社会环境、重要艺术史事、对于原则问题的理解、在工作实践中的选择和坚持;2)经过信息筛选和分类,你很快就能以对号入座的方式,将重要展览、评论家的偏好等信息整合到已知的艺术史与系统;3)在简史中提到了各类型的展览、作品、机构、专著、出版物、独立的艺术杂志(比想象中要多得多),可供进行搜索和深度学习;4)记录重要观点,结合自己的立场和环境对于工作进行反思和自省。
其次,我们也可以从对谈内容本身来学习访谈法的要点与谈话技巧。在艺术工作中,有效沟通前需要做到什么程度的准备,会议或采访的问题制定大纲以及对于获取信息的预期,如果遇到对方的阻抗和回避如何及时使用备用问题方案;尽量不打断被访谈者的思路,在相互信任和重视的情感前提下愉快的交谈。

书中谈到的人、事、物距离我们已有一段时日,但读起来却总有感同身受的篇章,这也许是由于行业发展以来许多探究母题和面临的困境,总有几近相同之处。这些问题,大到从未停止过的对于政治、性别、地方艺术相关的讨论;小到哈农库特提到的“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往墙上贴解释性的标签?还是仅仅挂上作品而让观众自己去领会?”

另外,这本信息量巨大的访谈录也告诉我们,眼界即知识结构的深度和广度,是理解和探究任何问题的前提,但事件、展览的呈现说到底都是沟通,健康有活力的艺术界需要工作者对同行及不同领域抱有学习的态度,以及与“有艺术相伴,足矣”的终极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