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传播的图与转译的像

刘庆元 街道就是权力 2005 印刷品 90 x 70cm

《当代艺术与投资》杂志和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之间的合作一直颇见成效。2009年底,杂志和中心一起策划了“工作坊:艺术家是如何工作的?”参展艺术家之前都曾出现在杂志的“工作坊”专栏里,该栏目专门关注中国年轻艺术家的创作。而展览也和专栏一样,旨在展示创作一件艺术作品的全过程。

今年九月的“工作坊”第二期,标题定为“传播的图与转译的像”。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说
“工作坊”第一期表面看来是为了展示创作新作品的步骤手法,那么“工作坊”第二期则是要重点考查艺术作品如何流通,图像如何传播。参展艺术家仍然选自杂志同名栏目曾经报道过的个人,一共十八名艺术家入选,其中包括何岸、胡向前、方璐、仇晓飞。

但展览的策展框架经不起推敲,作品也有欠连贯。根据策展人孙建春、许崇宝的文章所述,本次展览的核心理念是阐明通过文本传播作品(如在类似于“工作坊”的专栏或《当代艺术与投资》的杂志上对作品进行文字描述)与通过展览传播作品之间的异同。的确,画册收录了每位参展艺术家的访谈,采访问题围绕信息流通展开:例如,“在你看来,哪种形式更重要:展厅里的艺术品还是媒体中的艺术品?”或“你如何定义一件作品的‘传播与转译’?”这些问题对于欣赏作品本身并无太大助益,一些更加基本的问题却避而不谈。

参展作品由于缺少语境而显得力道不足。展览内容覆盖媒介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油画、摄影、录像、装置、雕塑和版画,每一类都跟展览主题关系不大。翁云鹏整面墙带字幕的截图和刘庆元的版画是例外,两者都以不同方式质疑了各自所用媒介的性质。展览也不乏亮点,比如崔广宇的三屏录像,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艺术家穿着一件会喷水的衣服走过一座英国城市;又比如孙逊奇特怪异的绘画作品。

尽管“工作坊”在研究艺术品流通和媒体力量方面做得不够,但这种不均衡也可视为一个长处。作品虽然互不相关,却囊括了不少有意思的个案。也许,我们最好把这次展览看作目前新生代艺术家的一次集体亮相,从中可以了解到《当代艺术与投资》的编辑以及伊比利亚策展人的具体偏好,如此等到下一期杂志与中心合作的“工作坊”诞生时,我们心里也就有了一个较为有用的框架。        贝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