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m²访谈录:16位年轻艺术家》

“51m²”是泰康空间搬到草场地之后启动的一个专门面向年轻艺术家的连续性个展项目。而项目的得名来自泰康空间为此在一楼展厅专辟了一个面积为51m²的空间。项目从2009年10月17日开始到2011年1月8日结束,历时15个月,最终展出了16位年轻艺术家的个人新作。之后不久,出于对“51m²”官方性总结的需要,泰康空间又在2011年3月中旬重新邀集这16位艺术家参加一个以“51m²”为主题的群展,并于同期对外发布了一本该项目策划人苏文祥、唐昕与参展艺术家之间访谈的合辑——《51m²访谈录:16位年轻艺术家》(以下简称《访谈录》)。

ed. Tang Xin and Su Wenxiang, Beijing: Taikang Space and Hong Kong: Blue Kingfisher Limited, 2011 350pp., Chinese and English

客观地说,这本中英文双语的《访谈录》可能比群展更适合充当“51m²”的项目总结。虽然,群展看似与“51m²”关系更加紧密,可以说直接脱胎于“51m²”项目,但从现场的实际效果来看,策展的工作重心显然放在了作品的空间布局与协调方面,16件作品遍布整个泰康空间,甚至是楼梯、露台与户外的远处楼顶。但关于16位艺术家的实践,策展人并未从整体性的角度加以呈现,或许,这是出于某种学术上的审慎,不过这也让展览在直观上显得有些常规。除此之外,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51m²”之前借个展形态为这些艺术家构建出的某种个人实践的自足性,到了群展现场却令人生疑起来,由群展形态所导致的作品之间的竞争关系,使作品陷入到一场不可避免的价值判断之中,对于那些实践尚不充分的年轻艺术家来说,这样的比较会使作品中的不足更加显眼,而就此引申出的是作品表露出的气质上的趋同性。所以,在对群展现场作品进行价值判断的时候,观众对应的不是对“51m²”自圆其说式的总结,而是被引向到对其真正价值的追问与思考。

但假如看过《访谈录》,也许你对群展又会有一番重新的评估。《访谈录》体现出的工作量值得肯定与尊重,因为每一位年轻艺术家面对的问题都是度身定制的,从第一个问题开始,读者就被带入到不同的语境之中,当然,这也许是策展人塑造出的“假象”,但它至少证明了策展人对艺术家的熟悉程度,它并不是朝夕间所能达成的。在访谈中,我们看到了日常维度与艺术家们之间的紧密联系,几乎每个艺术家在谈到自己的作品时,都会涉及与它的某种可能性,但目前其中的绝大多数艺术家只是在传达他们不愿做的一部分,并没有从正面回应如何去实现所谓的可能性,所以,《访谈录》更多的是在展现各种初始阶段,相比未来的可能性,当前不确定的实践状态通常是可以被人接受的。那么当前呢?苏文祥为《访谈录》撰写的前言中提到的,“最好的表现形式就是对于艺术家关于作品的想法竭尽可能的支持,帮助它呈现与展出”,这也是唐昕所说的泰康空间对年轻艺术家的“激励”,折射出的是艺术机构一种难得的自觉,只凭这一点,“51m²”在中国的当代艺术生态中就已经显得与众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