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豪:尘世

《摇滚天堂》,2010年,纸上彩色铅笔,75 × 125厘米

看石家豪的新展“尘世”当日,正遇淡灰色的春寒天气,到了展场碰上的也是暗色,他在2011年的作品(其他均为2010年作)《历任共二十八位香港总督》(简称《港督》)以黑色铅笔勾勒香港历任“港督”正装画像,在一字排开的人物下还有用蝇头小字标明其任期、姓名、生卒年和与之有关的香港街道名称。作品并未镶框,有悬置殖民政府叙事的意味,人物背后的留白暗示出艺术家的国画教育背景。《摇滚天堂》、《梅艳芳之前的香港粤语流行女歌星》、《著名香港电影男演员》、《一些爵士歌手》、《一九八零年代流行乐女歌星及其最早热门歌曲》和《港督》构图相似,展示了多组全身人像。
《君子爱才,取之有道》和《富贵浮云》是两张小尺寸的彩色铅笔白描,前者是盛宴,圆桌上摆放多样潮州菜式;后者则是树影婆娑的悠游景致,旁书“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画中人貌似李嘉诚,画作标题是他曾公开发表的“格言”,儒家安贫乐道的道德标准和香港首富的身份对比鲜明。另有数张小尺寸白描作品:《倾城之恋》借用张爱玲小说引出文学中的历史叙事;《笑仙人》并置邵氏电影商标和创始人邵逸夫的形象,一干面目模糊的演员像小鬼一样围着放射光芒的商标,构图如香港旧电影海报。《梅氏姐妹》画的是大白象上的梅爱芳、梅艳芳姐妹,二人家贫童年曾于荔园游乐场卖唱,如今二人已殁,荔园动物园的大象早已饿死,荔园亦于1997年结业。而展览中三组“艺术家a-z”系列作品石家豪将丰满白皙的人体与著名艺术品相融合,企图以“幼儿式”字母随机性的零度分类替代了比作风格“战场”的美术史系统,并也重提了他对“婴戏图”题材的偏好。
“尘世”乍看是一个以研究性为本的展览,但收集同类文化符号、提取维基式资料,与其说是研究毋宁说是在展示一种收藏癖。人物从历史、文学或电影背景中剥离,前面应是无限可能,但作品里港督和明星的“新舞台”,不过是封闭的历史叙述与美学上的留白,而非不同叙事系统相互入侵的异托邦,这些符号恍似幽灵,以“无身体的身体”轻轻划过我们的感官,成为雅克·朗西埃口中的无图像的图像,无非是指向图像本身的能指而已。因此,“尘世”展示某种惯性:政治批评方式的惯性、重复运用某类符号、重现形式的惯性、学术界对香港“殖民叙事”的惯性,它的相似性贯穿彼此,在政治现实和感官上都难起波澜。
对香港流行文化的观察,石家豪的前展“试身室”似更有可取之处:艺术家以可替换衣物的纸板娃娃为蓝本,作品中的“明星”通过拼贴以不同电影造型亮相。殖民年代“华洋杂处”的历史事实下,很多人认为香港人的身份注定被中英文化对立平分。按此逻辑,“试身室”里周润发的西装下应是西关大少,张曼玉的旗袍下应是金发碧眼,这种对自我身份拜物式的否认机制却被作品中楚楚衣冠下的裸体所戳穿。假想的中/西二元对立下,港人热爱缅怀尚未消失的物事,滋生不断预演事物缺席的“消失的政治”。可惜“尘世”中的港督画像和香港歌星,只重提香港回归前社会现实,却又无所阐发。 Venus L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