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陆海空我们得以繁荣

道格拉斯·科普兰,《百年和平》,2011年,布面丙稀和乳胶,183 × 183 厘米

道格拉斯·柯普兰向我们抛出了一系列的疑问,活着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对一百年以后的人你会说什么?对一百年前的人又会说什么?从他参加上海ARTLABOR画廊举办的群展“凭陆海空我们得以繁荣”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本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展览将温哥华的城市标语当作标题,而这座城市正是连结参展艺术家们的共同脉络,温哥华是他们共同的家,同时,现居北京的策展人伊恩·韦谢尔也是温哥华人。温哥华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展览洋溢出的气息同样也是年轻的。

艺术家阿亚贝拉·坎贝尔的作品《一本关于其自身内容的画册》是八幅亚麻布上丙烯绘画组成的系列,她把白色的菱形画在纸板色的背景上,每幅画都近似于彼此的镜像,然后她又将这八幅画加以扫描印刷,复制出另一件参展作品《一幅未完之作的习作》。这两件作品都对观者的眼睛耍了诡计:这些菱形究竟是作为实体向内倾斜在画布上的负空间中呢?还是这个空间构造出了它们的形状?这些画的边缘线在哪里呢?假如真的有边线?画里白色块的阴影与展墙上的阴影是一样的吗?

这种轻松的冒险继续在布兰登·唐的“漫画合金”系列中延续,它看上去就像是纽约街头日货精品店里卖的成人玩具。艺术家将精心绘制的陶瓷与橡胶和塑料制成的组件接合在一起,使得中国传统陶瓷材料及其标志性的蓝白色调在这里被赋予了当代感。这种文化与材料之间的碰撞—东与西、新与旧的相遇—是对身份认同的审视。如果说布兰登·唐的陶瓷是新与旧的融合,道格拉斯·柯普兰的“死亡备忘录”系列,乳胶丙烯画的彩色小方格毫无疑问包含当下体验。一瞥之下也许观众会把它们看作对当今社会人们之间交流匮乏的问题的注解,或者甚至是对我们的生活受科技控制的程度的批判。这个系列不只是简单的布面绘画,每张画面都是携带意义的QR二维码,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之类的电子设备阅读其中的文字内容,比如,《每户人家每张桌子都有电脑,上帝在哪里?上帝此刻在这里》的画面向观众表达的字面意思是:“此刻你已死去。你现在知道我不知道的事。我想知道你在哪里,或者你是否在那里。”

《史诗之旅》是录像艺术家凯文·施密特三件参展作品中的其中一件,这部长达11小时30分钟的录像记录了一群带着特定任务的人们的平行旅程。施密特和他的船员们驾着两条铝质小船,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最长的一条河流上开始了这次夜航;艺术家本人的身影与一路播放的电影《指环王》三部曲在屏幕上的投影同时出现在录像中。对于熟悉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录像艺术家的观众而言,这种类似于画中画的元影像给人的印象也许一般,但那种水流轻拍河岸的安静声响足以让人沉迷忘返。

这种生气盎然的来自异邦的热情在生于马来西亚的艺术家谢尔曼·许的作品《SeeSawSeat》中演绎到极致。作为一种“社会交往工具”,这件作品让画廊里的观众竞相跨上这个板凳跷跷板玩耍。这类互动艺术作品很适合上海这样的城市,给这里的艺术界来一剂轻松幽默的药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索菲·弗里德曼(由戴伟平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