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外交的

艺术药理学

去年在威尼斯双年展上,五位中国艺术家分别用气味演绎呈现了这个国家。观众们在这个由国家赞助的场馆里遭遇了一个被抽象为茶、荷、白酒、中药和熏香的中国。然而,即使是以当代艺术自己的“奥运会”标准来看,这种用文化符号的简单对应也显然太过牵强。

《艺术界》曾在开幕前采访了中国馆策展人、哲学教授彭峰,他借用阿瑟·丹托来阐释他的策展理念:“丹托的理论相当于中药理论。现在的艺术像一个中药铺,每个抽屉都有药,每种药相当于历史上的一种艺术样式,今天的艺术家不会做一个新抽屉,里面装一种新药,他是从里面抽出来,抓出不同的药,然后放在一起煎出一种新药。”

彭峰的类比出人意料地引发共鸣,尤其是在中国,当代艺术史才在这里发芽不过数十年。当然,中国艺术的药柜绝非空空如也,而如何从同西方艺术和文化的相遇中制造出可以填充空白抽屉的新药,则是每个药剂师的梦想。与国家经济快步前进的速度一样,新药也在迅速地被创造出来。

以中国官方发展软实力而引来的持续关注为线索,本期《艺术界》对近些年艺术外交和艺术交流所采取的形式进行了一次炼金术式的考量。有时候,文化互动被证明是对症的良方;而另一些时候,它又被证明是来自官方的硬性调配。

  • 实用工具:文化作为实力

    过去几年中,西方媒体对中国官方文化政策异乎寻常的关注,尤其针对那些寻求巩固国家“软实力”储备的政策。正如大部分关于中国的新闻那样,这些报道多半只是将读者诱入政治论争,而对相关政策方针所带来的具体后果却极少深究。在此,《艺术界》尝试解开那些将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展览和收藏等诸环节与政府捆绑在一起的线索,并对其来龙去脉进行观察。

  • 文化冲击:1981年,美国绘画在中国

    1913年,纽约军械库展向美国首次集中介绍欧洲“现代”艺术,重点展出了立体主义和野兽派,所有美国艺术家对展览过目难忘。1981年,发生了一个与此相似情境,应美国国务院之邀,波士顿博物馆(MFA)向中国介绍了美国绘画原作及“现代”艺术,突出呈现了抽象表现主义和色域绘画,则令所有中国艺术家对展览过目难忘。

  • 北京的洋沙龙

    中国学者白杰明回忆起一种在官方以外的国际文化交流:一种“新时期的“租界文化”现象。北京的“老外”,每每邀集中外人士共聚,便成了“洋沙龙”。参加洋沙龙的中国人,第一代爱聊政治,第二代爱赶时髦。“老外”搞洋沙龙,不光提供高雅消遣,也是种特殊的“中国式体验”。

  • 艺术发生过

    上世纪90年代,能做展览、办演出和私人聚会的场所很少。尽管如此,中国一些最知名的文化人物还是设法找到了自己的阵地。艺术家邢丹文扮演了视觉记录者的角色,其身份兼具艺术家、摄影记者并参与到这些事件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