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应形

北京长征空间
2014.11.20~2015.02.02

展览现场,2014年,长征空间
展览现场,2014年,长征空间

这可能是句大白话:展望最新展览显得与以往很不一样。任何对他稍有关注的人都知道,在这位艺术家的30年创作生涯中,“应形”和展望以往标志性的不锈钢石雕有天壤之别。以“假山石”(1995年至今)为题的不锈钢作品是真石头的超写实“拷贝”,而在“应形”中的雕塑虽然具备有机的形式,却仍然抽象。展望的“假山石”作品在自然和人造之间找到平衡。它们通常放在户外的地上展示。他的新作却没有使用金属,而是用大理石(只有受到委托才会使用这种材料;展览中的作品全部用石头粉末制作,只有一件例外),配合基底和聚光灯来营造起戏剧化的宏伟效果。装饰性的石头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但在“应形”中,这样的关联消失了;流畅的白色曲线和身体感官,让人想起巴洛克雕塑中奔放的雕塑形状和人物姿势。

然而在巴洛克雕塑和中国文人的贡石之间,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相似之处。像贝尔尼尼的《忘我的圣德蕾莎》这样的巴洛克雕塑会围绕一个中央漩涡盘旋,引起周遭空间的运动。文人手中把玩的贡石很少会被人工塑形,人们认为它们蕴含着大自然的变革力量。两者都从真实中衍生出了一种神性,一种用坚实的媒介塑造不可捉摸之物的吊诡。这种读解的多重性,和展望的雕塑意图是呼应的,他希望自己的作品是对后现代中国的一种真实再现—在这个国度里,艺术史是非线性的,作品不能仅从东方与西方的层面去分析。

“假山石”和“应形”的形式有着鲜明反差,但两者之间的过渡却是很流畅的。展览收入了展望的一座放在基底上的不锈钢旧作,表明了它和新系列的直接关系。展望从来没有打算把“假山石”作为一种静滞的物体。这些反光的雕塑的作品,实际上是新形状的容器:在《跨越12海里—公海浮石漂流》(2000)中,中空的钢石雕塑被扔进公海中;《镜花缘》(2004–2005)中,展望在他的石雕镜面反射基础上拍摄了照片,而“应形”对作品的表演性和开放性进行了拓展,艺术家在这个系列中更进一步,把自己放置到作品中。在“应形”中,石头表面的照片被输入到一个电脑程序中进行结构分析,然后通过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化,映射到有形的物体上去。这些照片是艺术家自己的映像:当艺术家凝视着自己的作品时,他的身体的无形痕迹变成了血肉之躯。

“应形”中的雕塑表面上是抽象的,但它们和“假山石”一样,都是一种模仿。拟像的观念,是串联展望的各个创作项目的一条线索:为某种没有客观原件存在的东西制作副本是否可能?“应形”是一次大胆的行动——那些喜爱“假山石”的人,从审美角度讲,不见得一定能够正面接受。但展望仍在沿着同一条路前行:他创造了作品永无休止的循环,新的形状在其中既是现实的镜像,也是其扭曲的成像。

巫笠答(由经雷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