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苑画廊怎么了?

曾梵志在四合苑画廊的个展,1998年

在中国当代艺术史风云变幻的红色苍穹下,每个名字停留的时间都很短暂。就连看上去最有实力的艺术家、收藏家、画廊都摆脱不了昙花一现的困扰。尽管中国当代艺术整体一路攀升,但在这条金光大道上也不乏跌倒和挫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四合苑画廊。这家在整整十年内都被视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初期关键机构之一的画廊,到盛宴正式开始时却陷入沉寂。
1996年,几个受到机会甜蜜召唤的人决心要在北京为当代艺术打造一副“公共面孔”。投资者主要是在首都工作的一群高级律师,在同样律师出身的老板李景汉带领下,他们打算在紫禁城东门护城河旁边开一家专门针对高端消费的优雅空间。顶层是“雪茄吧”,一楼是高级餐厅,这座有150年历史的皇室建筑成为当时中国新时尚的代表。
画廊位于地下一层,是整个商业计划的第二部分。最早由凯伦史密斯担任总监,主要致力于向本土和国际公众介绍中国前卫艺术,而对当时很多人来说,中国到底有没有所谓前卫艺术都还是个问题。当时北京专门针对当代艺术的空间只有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那时还在王府井)、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以及布莱恩华莱士的红门画廊。红门画廊比四合苑早创建四年,彼时生意依然非常红火。从一开始,让四合苑脱颖而出的是画廊的长期战略以及一系列清楚明确的商业目标。据史密斯介绍:“我们希望四合苑的位置及其作为‘高级’餐厅的双重功效能让画廊的艺术推广工作以一种更加‘正常’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我们想要吸引的观众和你在任何国家首都想要吸引的观众是一样的:富裕的精英阶层。”
在四合苑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北京艺术市场还未出现泡沫,藏家都是外国人,画廊主展示实验性作品都抱着一种比较平和的心态,甚至对外国艺术家的作品也不会轻易拒绝。四合苑画廊首场展览就集中体现了这种久已被遗忘的开放性,主题定位在收藏上。参展作品全是从朋友,志同道合的同志,甚至大使馆收集来的,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超出了人们的意料。
画廊从传奇人物宋怀桂女士那借来了隋建国用钢筋包裹的石头以及马林·瓦尔班诺夫(宋女士的丈夫,出生于保加利亚,壁挂艺术大师,生前创作启发了很多中国艺术家)的雕塑,从美国大使馆借来了肯尼斯诺兰、莫里刘易斯的作品和一幅劳申伯格作品。私人藏家则贡献了方力钧、展望、蔡锦、徐冰、耿建翌、刘炜等人的作品。最后,当时正在瑞士驻华大使馆任职的著名收藏家乌利希克也拿出了自己的藏品。他的法国同行贡献了一张刘野的重要作品。参展的还有汪建伟的一件作品,来自本土私人藏家。乍听起来,参展名单跟今天的拍卖图录和回顾展名单简直完全重合。但仔细一想,这次小小的创举难道不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前进道路上很自然的一步?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公寓艺术”最终必须服从经济发展规律,还有谁比一群充满热情、经验丰富的个人能更好地推动这一进程吗?
当初打响四合苑名气的这帮人里,有很大一部分今天走到了更高的位置,继续做着同样的工作。李景汉协助创建了上海外滩三号沪申画廊,后来又在北京设立了前门23号。史密斯作为一名策展人、作者和艺术史学家的职业生涯令人羡慕;而她当时的助手皮力则成了京城重要画廊之一Boers-Li的老板。继史密斯之后接任总监的马芝安后来创建了北京艺门画廊;画商杰瑞米韦恩菲尔德和Chin-Chin Yap新千年初分别在四合苑工作过一段时间,十年后两人再度成为同事,只不过这次是在菲利普斯-德-普里拍卖行。前总经理英格丽杜德克现在是佳士得纽约拍卖行第一位中国当代艺术专家;马伊容先是担任苏富比中国当代艺术部门协理副总监,现任法国驻沪总领馆文化领事。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来说,如果没有这些人在四合苑小小的地下展厅长期勤劳的工作,中国当代艺术可能至今仍或多或少地处于“地下”状态。

四合苑画廊很早就展出了林天苗的标志性的棉线缠绕的自行车,“静物”展览现场,1998年

当然,在四合苑的鼎盛时期(2003年那个传奇之夜,米克贾格尔和比尔克林顿在四合苑餐厅共进晚餐,并据说顺道去楼下看了一眼展览),艺术家里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尽管艺术家做事的方式还是老一套——基本不做宣传,全靠圈内口耳相传,不拒绝任何一种特定媒介,包括装置——或者也许正因为如此,四合苑才能一个接一个地推出大量顶尖的艺术家。邱志杰和刘小东都在那里做过展览,同样,展望著名的假山石和林天苗的自行车也曾出现在画廊展厅。早期,四合苑与当时在央美美术馆工作的翁菱合作,举办了曾梵志的第一场个展;后来,他们还策划了曹斐、岳敏君、张大力、高氏兄弟、罗氏兄弟的重要展览。
2005年,四合苑作为北京的顶级画廊,成为那一年CIGE上的重头戏,并在博览会期间为草场地新开的附属机构组织了一场极具格调的派对。没人料到,一年之内,高层频繁变动让这家画廊陷入混乱——也就是从这时起,市场开始疯狂增长。2006年,画廊做了最后一次挣扎,和MoMA合作推出了OMA/奥雷舍人央视大楼设计与模型展。而彼时,三环上的这座标志性建筑已经破土动工。2007到2008年,四合苑在草场地这座前身是家具店的空间度过了一段尴尬的时光之后,重新搬回了市中心,但从此以后,画廊就只有些零星的展览出炉,和周围热闹的新世界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怀疑论者也许会认为四合苑成功是因为当时没有任何竞争对手,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赢得了艺术家的信任;当时中国艺术品已经开始出现在欧洲重要博物馆的展览上,但国内几乎没什么本土画廊,藏家通常都是直接从艺术家工作室批量购买作品。现在回想起来,十年前一页纸就能放进去北京全部画廊名单似乎非常不可思议。所以,随着新画廊如雨后春笋般地在首都出现,我们忍不住要问,是谁为今天的局面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