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界》12月号更像一份宅味十足的小报而不是学术期刊,我们试图打探并重新书写我们动荡现实背后的历史。我们把视线投向了上世纪90年代,一个离现在并不算太远、在大众怀旧情绪的回路中依然活跃的年代。我们关注的是始于20年前的一些根本要素:在中美当代艺术早期历史中所体现的,被主流话语所厌弃的趋势;随着艺术圈内部抵抗性的出现,艺术、音乐以及其他文化形式都以地下的方式发展;以及欧洲有关身份政治的话语对中国艺术的吸收。此次封面专题并没有试图通过信息的填充去使历史中的某个10年变得饱满,也没有像研究者一样去深究一个时期的历史条件对艺术创作、展览实践的影响,而是选择了以那些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关注90年代的作品、展览以及文化现象的策展人、评论家和学者为基础,通过他们个人的深入研究来连接成篇。他们视角中的90年代与当下形成共振:比如我们今天仍在面对的关于反抗的话题、在全球化语境下如何深入实践的问题、以及更新对民族国家、市场这些概念的认识等等。此外,我们首次发表理论家、艺术史学家哈尔·福斯特1996年的文章《淫亵、低贱、创伤》的中文译文节选。结合“后感性”和“酚苯乙烯”等90年代末展览的情境阅读此文,就会发现它在中国新自由主义生命政治来临之际,为全球化的艺术史提供了思路。
本期上版为读者带来纽约年轻艺术家斯图尔特·乌的新作,探讨那些同时显现魅惑与颓败、妖娆与怪诞的半机械肉身背后的“后末世”与“后人类”话语。我们分析了杜海滨导演最新的纪录片《少年小赵》,电影围绕着高考、支教、拆迁等具有标志性和普遍性的生活事件,试图进行一次关于成长与时代的论述。会议室栏目记述了今年10月在伦敦蛇形画廊举行的“转化马拉松”,这个长达24小时的论坛以非欧陆哲学的、非均质化的形式集合各领域知识,它所呈现的片断式综合体令人想起作家爱德华·格里桑提出的“群岛思维”。
中版艺术家专题介绍了黎清妍、卡米尔·亨罗特和徐坦三位艺术家的创作。黎清妍本质上是一位街头画家:她那些一个人、一对人、一群人的组合,抓住的不是人本身而是人的感受,她毫无保留地拥抱她捕捉到的人性。法国艺术家卡米尔·亨罗特包罗万象的艺术实践有一种天真的热情,其结果总是迷人的,又常是令人困惑的,仿佛呈现眼前的海量信息本身就具有不可识别性。徐坦则试图从理解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层面,观察人们在日常生活里所持有的那些观念及其构成——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民主,即:每个人在慎重思考过后,是都可以对事物发表看法的。
下版的长篇评论中,作者鲍栋带来“屌丝理论”,观察社会阶层在当代艺术中的显现。今天我们讨论艺术家的阶层性的时候,不可忽视的是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剧烈的重新分层,阶层的区隔也越来越清晰、坚固。强调这一个事实,并不是要回到简单的阶级决定论,而是提示在整个艺术实践链条都事关资源如何在社会中被分配的时候,社会需被视为内在于艺术实践本身的一部分。此外,下版还带来28篇展评,囊括了近期在国内以及纽约、柏林、首尔、维也纳等地区的诸多展览。
上
018 斯图尔特·乌:袍与虱子
文/江萌
几乎所有媒体在介绍斯图尔特·乌的时候都不忘加上一个形容词:“年轻”。的确这位1985年在加州出生的艺术家28岁时就在惠特尼美术馆举行过双人展,作 品曾在柏林、伦敦、哥本哈根、光州、布宜诺斯艾利斯等等城市展出。他在法兰克福国立造型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之后一直定居在纽约布鲁克林,作品也主要与特 定的美国经验相关,常常引用时尚、纽约夜生活与变装文化、电子游戏、流行音乐和电视剧中的视觉元素。
024 陈文辉
文/李佳桓
028 王韬程:浪漫主义的白日梦
文/戴西云
王韬程敏感地将对社会政治的关注与批判隐藏在个人化的经验表达之中。在系列录像作品《读后感》中,王韬程通过自己创造的道具和情境来重新解读张爱玲的经典作品。
034 闯入者刘伟伟:“我越来越具体了”
文/张涵露
040 少年小赵,消失的少年
文/吕阳巧
044 转化马拉松
文/安格涅斯卡·格拉茨
伊黛尔·阿德楠:当你谈论转化时,涉及“基底”和“变化”这两个概念的优美结合或对照。旧金山北部的塔玛佩斯山被印第安人称作“安睡的女人”。我刚开始画画时试图画它,立刻意识到一个看上去如此稳固的东西竟然如此多变。
048 海市蜃楼(下)
文/基思J. 瓦内迪
056 失去发声阵地的后北京之声
文/李蔼德
北京曾经是实验音乐的温床,设施齐备,群众基础好,可以说,这里有优于中国其他城市的国际化关系网。地理位置和观众构成的结合都为实验音乐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不过,这些机会和曝光度所引起的关注同是一把双刃剑。公共场合的实验音乐演出自始至终都被认为是可疑的,是审查制度下的顶风做浪。北京的大多数演出场地为保险起见,都谨慎地选择避免形式和主题过于艰涩的艺术家合作。
060 莫萨:左灯右行
文/赵梦莎
066 艺术长沙:“谭国斌金”
文/吴建儒
070 跃界
中
076 黎清妍:一代人的一个声音
文/岳鸿飞
黎清妍试图抓住个人和集体归属感之间的滑移错位。她关心我们如何在自我意识中进进出出。任何东西都能成为黎清妍构图的起点:有时候它是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转变,有时候它超越了经验。
086 卡米尔·亨罗特
文/简策
亨罗特偏执狂似的汇编为关联分析提供了实验性框架,横跨文化史、科学、哲学和宗教的多重释义成为可能。对亨罗特而言,混乱,作为人类 学辩证法中对立却必不可少的力量,始终令我们无法回避:它为创造性动力提供养料,同时又颠覆了任何既定的综合秩序。
094 徐坦:不仅仅是介入
文/梁健华
在面对大量涌入的信息时,徐坦形容自己有一种“眩晕”感。可以想象的是,这种眩晕来自于对周围试图重新进行把握时产生的乏力感。要试图建立理解的话,就需要各种辅助工具。如何重新建立一个令人信服的理解结构,即使在今天共识仍不多。
108 意识形态的反射
文/凯伦·史密斯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周铁海和颜磊以充满争议的批判性思考出现于中国新艺术视野之中。此处的“新”是对“旧”的反抗,新兴艺术与陈旧的官方艺术形成二元对 立。在周铁海和颜磊看来,艺术的圈子化不但损害了中国新艺术中原发的平等性,更阻碍了艺术家的美学自由。他们的创作突显并讽刺艺术界中影响和权力的阶级性 ——这对艺术起到的更多是控制而非促进作用。
116 文献:“后感性:异形与妄想”、“超市”
文/宋轶
122 文献:“运动中的城市”
文/宋轶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策展人和艺术家参与的展览中,“运动中的城市”,完全跳出了以文化和国别身份定义艺术家的视角,策展人侯瀚如发现:回归后香港给大陆 带来的启示是,以城市而不是国家的框架而展开的文化叙述——冷战的对峙为亚洲城市文化生活形成了内在驱动力——而且从视觉中感受到亚洲城市变化的速度及其 背后的效率系统,且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社会秩序,这里所蕴藏的张力容易激发新的思考。
126 “漫游”的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
文/段宏伟
上世纪90年初期中国文化界在发生了大规模的“人文精神”的论战时,出现了“现代主义的80年代”与“后现代主义的90年代”这样的历史断裂叙述。西方文 化思潮的背景下,中国的文化人展开了对自身文化与身份思辨性的探索。也许我们可以把并未发生在90年代的展览“大地魔术师”描述为一场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公 开宣战,正如策展人马尔丹本人所说的那样,当时其实缺少一场大型的、能够发人深省的展览去梳理现代性在全球的扩张,以及它所催生的新的艺术形式。
132 文献:“中国1993大消费”
文/宋轶
134 众声喧哗中的权力转移
文/于渺
面对文化工业的众声喧哗,那些有着“启蒙意识”和“终极关怀”的知识分子遭遇一种普遍的失语感,这不仅由于80年代经验话语的失效,也来自90年代的光怪 陆离无法被他们现有的知识系统所定义的焦虑。80年代知识分子的话语体系以“进步”、“发展”和现代化等乌托邦式的信念为依托,省略了市场、资本和欲望的 社会现实。作为对市场本能的反抗,90年代初期知识界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文化突围。
142 文献:摇滚启蒙
文/赵梦莎
90年代中期,“英语学习热潮”由国家中心开始辐射开来,夹杂着披头士、齐柏林飞艇的磁带应运而生。默背着乐队简介和英汉对照歌词的年轻人,一边学习电脑,一边开始摸索如何从体制中走出来。
150 淫亵、低贱、创伤
文/哈尔·福斯特
根据克里斯托娃的定义,彻底摒弃被斥为“令人作呕的低贱”是成为自我的先决条件。作为幽魂般的物,它虽异质于主体,却与之相连过于紧密。正是这种“令人作呕的低贱”状态让固化的主体物陷入了困局,“使意义瓦解”。这也就是为什么对“ 被厌弃”的表现,如此吸引那些试图扰乱社会秩序的前卫艺术家和作家的原因。
下
162 重返阶层:面对艺术本身的社会性
文/鲍栋
中国的当代艺术家群体可能是一朵社会奇葩,这伙人一贯出现在高大上的开幕式及开幕后的酒会上,交流着巴塞尔和卡塞尔的小道消息;他们又大都生活和居住在黑桥、宋庄的粗陋工作室里,面对着涨价、拆迁的威胁;偶然或经常,一些人也在酒桌或茶席前高谈阔论,讨论着朗西埃与阿甘本的最新译本;他们会因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不同见解而争得面红耳赤,但又很快会在指责文化部的政策上达成一致。不管这一群人在收入水平、生活环境、意识形态、工作及生活交往圈层,即社会阶层上都有着多么巨大的差异,但他们都把“当代艺术家”这种身份认同放在第一位。
170 莫斯科观念主义:人造乌托邦
文/武漠
当我们回顾中国前卫艺术发展的历史时,也许较少注意到其与苏联前卫艺术运动间的相似之处,在克罗泽尔看来,这种相似性根植于两国政治体制对艺术体制的绝对 控制。尽管两国的文化传统与革命经验不尽相同,但在对文艺创作之政治性、阶级性、党性和人民性的强调上,斯大林与毛泽东则殊途同归,同时,由于更符合共产 党的革命宗旨,这套体制也保证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在两国的主导地位。
178 短评
北京
刁德谦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刘小东 林冠艺术基金会
绘出新中国 大都美术馆
汪建伟 长征空间
塔可 前波画廊
上海
关小 天线空间
广州
腹地计划 时代美术馆
深圳
耿建翌 OCT当代艺术中心
温州
林天苗 昊美术馆
西安
与绘画的动作有关 OCT当代艺术中心
香港
袁广鸣 汉雅轩画廊
高倩彤 马凌画廊
白南准 高古轩
台北
布鲁斯·米本 凤甲美术馆
陈建荣 学学原色空间
台中
亚洲艺术双年展 国立台湾美术馆
光州
中断的调查 光州亚洲文化中心
首尔
艾尔诺·米克 Sonje艺术中心
新加坡
纳文·托马斯 新加坡当代艺术学院
叶卡捷琳堡
第三届乌拉尔工业双年展 伊赛特酒店
柏林
洛尔·普洛沃 卡里亚|葛鲍尔画廊
巴黎
乌戈·罗迪纳 东京宫
维也纳
揭露,展示,证明,告知,给予 路德维希基金会现代艺术美术馆
伦敦
全世界的波普 泰特现代美术馆
雷切尔·罗斯 伦敦蛇形画廊
纽约
大纽约 现代艺术博物馆PS1
COBRA以及其影响 布鲁姆 & 坡画廊
吴曾 克利夫顿·贝内文托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