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天化日

光天化日
北京

在MP3号展位里刚刚坐定,徐震掏出手机开始刷微博,陈冠希的助理一个箭步冲上来:吸油、补妆、抹发胶。这已经是没顶公司在五天之内亮相的第二个展览了,当事人应对得相当从容,而对于大明星来说,这不过是又一个“通告”。我们的采访者是个小姑娘,有些怯生生的。不过,待到“action”喊过,陈冠希便立刻用招牌式的笑容慰藉了她那颗少女的芳心。
话题一起,徐震就显得相对寡言,只以“是我们这边”一句回答了关于谁先提出合作意向的追问。而陈冠希则看起来兴致不错,连连不绝地讲他与没顶公司惺惺相惜的际遇和仅有过两次的会面,“就好像我去他家,然后他再来我家”。谈说起本次合作,双方从开始接触到最终成形,前后耗时四五个月。对于没顶公司来说,其中最大段的时间用在了“告诉中间所有的人我们是在做艺术”,而冠希方面则认为主要花费在了“从联系我本人到真正碰面”这个相当显派头的过程里。谈及艺术,陈冠希强调了他在想法与概念上的多样性与主动性,没顶公司则采取了“Edison有想法,我们来做创作”的姿态,有时候还会给点儿建议。

在所有人的眼中,陈冠希的“特殊身份”自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亮点,此问一经抛出,沉默的徐震立刻愉快地抢过来反问“特殊在哪里”。提问的女孩儿旋即作无辜状,“他是个艺人啊!”于是徐震松快地靠回椅背上,“其实,他也是个普通人,他的感受也是来自每天自己生活中的⋯⋯”
如同在看一场娱乐新闻,做偶像的都十分热衷于把自己树立成一个励志的榜样。借着惯性,“陈老师”也熟练地向我们抛出了“想做就去做”的论调鼓励大家,并不忘感谢没顶公司,感谢工作人员。当然,穿插一些具有强烈生活感的家庭小趣闻也是少不了的,比如圣诞节妈妈把陈冠希三岁时候的画作拿出来当作礼物送给他这种温馨动人、如梦似幻的肥皂剧桥段是对付粉丝们用的杀手锏。此外,如此早慧的童年经历想必也折煞了不少艺术家“同行们”。
在二十分钟的对话中,不乏双方互诉衷肠的部分。徐震认为当初找陈冠希合作是因为“他是一个年轻艺术家,而且人品非常好。”陈冠希则称赞徐震“喜欢开玩笑”。临近尾声,两人更是敞开了心扉,跨越了艺术圈与娱乐圈的鹊桥,认定了彼此是未来艺术方面唯一的合作伙伴。对于这一抉择,明星不无感慨地补充道,“MadeIn很支持和相信我。因为很难得有人相信陈冠希,不知道为什么”,接着便笑出了声。
这次访谈被不失时机地同步发布在了新浪微博上,一时间粉丝群起、转发连连,有人还插科打诨地贴出了些旧日的老照片。陈冠希的追随者们用文字无声地尖叫着,徘徊在展场内外的人们也在发表着卓有立场的评论,而没顶公司的官方微博则更是一条不落地转发了访谈的内容与花絮。所有人都在忙着各取所需,至于究竟展出了什么作品,谁还在问呢?回想起近几年没顶公司的创作,总有些察之不觉的认真劲儿和似是而非的幽默感,能够在观众即将得出结论的一瞬间打断已上喉头的笑声。而这一次,他们彻底地把自己卷入其中,玩儿得足够大方、轰动——光天化日之下,抛玉引砖,但求惊堂一声拍桌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