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事件交易所

周育正,《工作史:卢皆得》,2012年,印刷出版物、报纸,尺寸可变

台北当代艺术中心(TCAC)由一群艺术家、策展人、学院学者与社会文化工作者于2010年2月在台北的城中区一处老旧公寓筹划成立,除了筹办展览、艺术家短期驻村、规划表演,也策划各式各样议题性讲座,在即将解散的时刻,他们推出最后一个文件展览—“未来事件交易所”,借此提问艺术的呈现与过程究竟创造了什么?也借由这样的命题去探讨在劳动、社会价值、消费甚至是欲望经济的交错中,特别在资本主义驱动艺术世界交易的状况下,艺术如何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下去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逆转局面的动能。于是,由郑美雅与姚嘉善策划的“未来事件交易所”,邀请了艺术家张奕满、周育正、丘旼子、胡向前、高俊宏、李杰、孙原&彭禹、田中功起、蔡佳葳以及徐坦参展并现场制作外,艺术家们也透过多样的行动、媒材打开各种可能。

首先,孙原&彭禹的《芝麻开门》展出自己的收藏—两把于台北购得且制作精良的黑色BB枪并“出借”此展的赞助者,并由赞助者长期照料,直到也许未来法令修改的某日,让这些假枪得以回到艺术家的怀抱中,而那天也许永远不会到来;张奕满展出的《一个关于金钱和父亲的小故事(给CELR)》,将13张约新台币两万六千元金额的钞票夹在从台北公立图书馆中所借出的智利的流亡小说家罗贝托·波拉尼奥的13本书中,而这些钱会被未来的读者随机地找到;在作品中总是展现强大观念性的周育正展出的是《工作史:卢皆得》,借由编撰卢皆得这个人的迄今的工作史,去讨论这个社会中临时工不稳定的工作生态。他首先在报纸上刊登一则寻找临时工的广告,又从大量询问的电话中和面谈中,最后选择了五十多岁的卢先生,聘用他从工作期到展览结束的八周时间,访谈他过往的生命故事与多样的工作内容,最后他有一个新的工作—在展场的开放时间,全程担任作品的保护者。有趣的是,观众到了展场先会发现一个中年男子安静地坐在展间的角落偶尔拿起保温杯啜饮两口,而后又看他在整理书架上那名为《工作史》的书籍,最后了解到原来其就是卢皆得,是整个作品的轴线;其他,还有胡向前《向前美术馆》制作了一个个人化的语音导览叙述各种自己印象中的艺术品;田中功起《让我们讨论他未来的作品该是什么》则延续1988年的作品,再度邀请了一组艺术家、策展人、作家以及一位画廊工作者来谈他未来的作品走向。透过这个田中本人缺席的记录影像,看见这几种不同的身份采用如何不同的观点与叙述方式去做思维上的较劲。

这个展览拉出了几个有趣的层面,除了质问“交易”这件事情在资本推动的艺术世界下的荒谬,另外一方面也去探问这些最不具交换价值的现地制作作品,具有时效性的观念、行动作品又该怎么被收藏?策展人试图在整个已经趋于僵化的艺术思维中挑动其他可能,提出艺术在创造上可被接受的新模式,也提醒着观者在“交易”的诸多样态之下,依旧有着很多未能被揭露、觉察,更为个人化的感性。王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