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霜,《工作姿势》,2021年。 
详见LEAP 2024 秋冬刊《劳动时间》
+

2012年12月号

《艺术界》十二月期封面专题“美术馆生产”试图认清中国的美术馆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潜在的解决方案。其中,唐克扬从以城市建设和建筑空间美学的角度审视美术馆;比利安娜和晏斯·霍夫曼探讨了美术馆的展览制作和策展实践的问题;蔡涛对艺术史中的美术馆知识生产做出了自己的评判;刘迎九对私人美术馆的公共教育职能做出了明晰的阐述;我们的编辑团队同时也对中国美术馆收藏和公共教育进行了调查。在专题结尾,艺术家曹斐献上了她带有讽刺性的小说《馆林外传》,不失为对前文的一次致意。 艺术家专题中,作者刘畑以“无知”、“做作”为主线,沿着耿建翌创作实践的几个关键词,引领读者在阅读中走访艺术家的回顾展。而在张夕远撰写专题文章中,“不重要”、“忽略”等词语成为了我们解读胡晓媛艺术作品的线索。本期上版:斯蒂芬妮·贝利记录了在新兴艺术中心杜塞尔多夫的见闻,内容详实,条理清晰;凯特·萨顿引领读者细心参观了伦敦弗里兹艺术博览会;鄢醒分享了他最近的基辅之行;凯伦·阿奇介绍了多位来自欧洲的艺术家——亚娜·尤勒、西蒙·丹尼、卡拉·亨克尔、马克斯·皮特戈夫、哈龙·米尔扎、克莱尔·方丹;西尔万·列维向读者侃侃而谈他的DSL艺术收藏及其网络展览方式。当然,在本期杂志中,我们也能见到周轶伦、李松松、宋拓这些国内艺术家的名字。《艺术界》顺势而为,收录了台北双年展、光州双年展、上海双年展、广州三年展的四篇展览评论。此外,作为2012最后一轮展览,格罗伊斯策划的“历史之后”、阿尔方斯·胡戈策划的“居住地”,以及大陆各种艺术家个展,也为年末的时光留下了思考评述的素材。

    CLOSE

      微信公众号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