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Vanilla。为本期专题文章《重音三部曲:如露亦如电》特别创作。
+

未分类

“沙”的松散和流动性与“径”的曲折多变看似形成了两种殊途同归的意象。如同展览标题“沙 径”格式所提示的平行关系那样,胡晓媛对两者进行了若即若离的并置,由此在暗埋着的潜在张力中觅求个体存在的轨迹。

阅读更多

“他是谁?”耿建翌在PSA的个人回顾展是一场充满感情的展览,它的成形得益于艺术家生命中众多亲友的合力;这又是一场主角缺席的展览,因着“老耿”已于5年前过世。

阅读更多

策展人把展览构建成了一个浪漫主义的欧洲风格的剧场,以此用过去批判当下,用想象批判现实,用外来批判本地,而当下、现实和本地却越来越难以阐述。在这个公式中,标题“我想象的天使”的潜台词是“我无法相信现实”。

阅读更多

今年6月1日至4日,2023 JINGART艺览北京终于在阔别两年后由线上展厅再次回归北京展览馆。此次展会将集结来自11个国家与地区共54家优质参展商,多元丰富的展商版图再次印证了ART021“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的艺术使命。

阅读更多

你可能从未听说过加济梅斯坦演讲,并对其内容或政治意义一无所知,但你一定会记住悬浮在白色演讲台之上的巨大宣传板和其上的年份数字,记住这幅悬浮在美术馆墙面上的巨幅亚克力装裱照片。

阅读更多

当观众⾛进户尔北京展览空间的瞬间,便被邀请进⼊范尼·吉奎尔构建的缠绵⽆序的星球。滚落迷失的球体是宇宙中飘离寻觅的⽣命,不连续剧场式的分割空间是梦境中既混合⼜相互⼲涉的世界。

阅读更多

在现代性的进步逻辑和科技乐观主义的共同作用下,物的激进语法变得临时而易碎,而展览“筑梦”通过大量陈列那些艺术与物质世界博弈后的精美纪念品,在已然静默的表面翻扬起一层尘埃,使我们得以觉察“物”在艺术中的隐微生态。

阅读更多

这个纯净的世界死去了,尸骨无存。只剩下烧焦的树墩、游移的地面、丑陋的殴斗,以及由这位安静的朋友守护的一口小井中的蓝色水波。相知早已在我们之间增长。

阅读更多

变化和对策是展览的核心主题。具体来说,本届双年展展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0多位艺术家的作品,由沙特阿拉伯政府支持的当代艺术场景可堪与中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期间的艺术界相较

阅读更多

以食物为载体展开的创作看似不痛不痒,却往往包裹着尖锐的问题。它能带给我们饱足享乐的喜悦和慷慨待人的欣慰,但当许多表象被层层剥开,我们便不得不在难耐中反思平凡生活中那些不足为奇的“常识”,以及旁人或我们自身阵痛的根源。

阅读更多

杜琪峰的电影似乎表达了比这些显象更为核心的思想,更彰显了以上各种意识形态与某些固有信念之间的张力。可能,这种张力才是香港“视野”的真正内核,它们包括对命运的一种与别不同的理解、对被埋没的奥秘的认同,以至于对江湖侠义的推崇。

阅读更多

从辩士看电影史,戏剧(歌舞伎、布袋戏、盘索里)的影响一直都在里面;电影的诞生因此并不简单等于它与剧场遗产的激进决裂。沿着这样的线索,我们可以根据陈界仁谣言电影的说法,重新扩写一种谣言电影版的电影诞生时刻,时间就定1926年,台湾辩士为大众创造出无数反殖民电影记忆的那一瞬间。

阅读更多

当自带刻度的言说仍作为绝对多数铺陈自身,我们如何解读触感及其空失,如何能够让“还未命名的”成为“不容忽视的”,以期逐渐打破度量的政治?

阅读更多
观看更多

CURRENT ISSUE

LEAP 2023 秋冬刊《乌托邦巡航》

CLOSE

    微信公众号

    订阅